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一般知识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未统一,按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急性期以损伤或炎症病变为主,慢性期以纤维化病变为主。病因大多不明,启动ILD的致病因子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肺尘埃沉着病)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ILD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渐进性劳力性气促、干咳、双下肺吸气末捻发音或湿啰音,杵状指,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影。最终可导致严重的双肺纤维化(蜂窝肺),引起呼吸衰竭和肺心病。通常没有肺外表现,但可有一些伴随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无力等。 气促是最常见的首诊症状,多为隐匿性,在较剧烈活动时开始,渐进性加重,常伴浅快呼吸。很多患者伴有明显的易疲劳感。多数ILD患者有咳嗽症状,多以干咳为主。个别病例有少量白痰或白泡沫痰。胸痛较少见,个别结节病患者诉胸骨后隐痛,亦可见于ILD合并胸膜病变的患者。喘鸣较少见,主要见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或嗜酸细胞性肺炎患者。咯血也较少见,主要见于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肺血管病变及肺部恶性病变。 治疗措施目前,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有病因和诱因的间质性肺疾病,必须强调及时针对病因和诱因予以处理和治疗。如因职业和环境所致者,则需脱离该环境;药物所致者,需立即停用一切致纤维化药物等。 2.许多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包括弥漫性肺泡炎、肺实质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有一定关系,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来抑制炎症和免疫过程。 3.就某些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来说,其发病过程中炎症相对较轻,而是纤维化占主导地位,因此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效果不理想,此时可选用一些抗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干扰素、吡啡尼酮等治疗。 4.出现了严重的肺功能损害、氧依赖和病情急剧恶化、且符合肺移植标准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治疗等。 预防保健1、从平时的生活做起,尽量减少致病因素的侵蚀,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尽量避免吸烟及二手烟。 2)尽量少接触有毒有害气体。 3)尽量到空气洁净的城市生活。 4)经常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 2、自我护理是促使此病患者身体恢复的重要措施,同时良好的自我保健是治愈疾病的关键环节。间质性肺疾病的自我保健如下: 1)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仰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经口缓慢吸气,升高顶住手,缩唇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并收腹)和缩唇呼吸。呼吸功能锻炼应尽可能在户外进行,要有规律,这样才能增进肺功能。 2)咳嗽技巧 身体向前倾,采用缩唇式呼吸方法做几次深呼吸,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开嘴呼气期间用力咳嗽,同时顶住腹部肌肉。 3)学会放松 放松的心态有助于控制因气短而产生的恐惧,身体和精神放松可以避免因肌肉紧张而消耗过多的氧气,减少血管和右心的张力,改善睡眠,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协助诊治。 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晓红 编辑/刘爱澜 排版/巴亚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