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leukemia,ATL)是一种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感染直接相关、发生于成人的特殊类型淋巴系统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发生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亦可侵及骨髓。该病于年首先由日本学者高月清提出,其临床特征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间质性肺浸润及高钙血症。继日本西南部发现该病之后,美国、加勒比海地区及其他国家也陆续报道该病存在。 发病原因 ATL的发生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V-Ⅰ)感染有关,患者血清HTLV-Ⅰ检查阳性。高发区是日本Kyushi岛的南部,此处居民10%~15%HTLV-Ⅰ抗体阳性,其他地方的发病率很低。 研究表明宿主易感性和(或)共同的环境条件与HTLV-Ⅰ感染有关,家族成员HTLV-Ⅰ抗体阳性率是无关正常人群的3~4倍。在抗体阳性、临床正常的患者血清中可分离出HTLV-Ⅰ病毒。 1.物理性:主要有放射线、紫外线,以石棉为代表的粉尘纤维,以镉、沥青为代表的各种有害物。长期接触上述物质的患病机会比不接触者高3~10倍。 2.化学性:白血病80%与环境污染有关。3.生物性:主由病毒和细菌引起。 以上为外因,内因主要有以下五种。1.遗传:白血病家族史有多代连续高发,有时比一般人群高出3-4倍。2.精神:与较长时间精神压抑、郁闷有关。3.免疫:抵抗力减弱或失灵均易发生该病。4.不良嗜好:包括吸烟嗜酒、偏食,不科学烹调等。5.营养方面:食谱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等缺乏或失去平衡等都可造成内环境紊乱。 发病症状: 一、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 二、贫血:早期白血病有什么症状,白血病早期即可发生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白、头晕、心悸等。 三、肝脾肿大:有50%的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症状,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著。 四、发热: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参考资料:医院 治疗方法:⒈化学治疗⒉维A酸(全反式维甲酸)⒊干扰素⒋免疫治疗⒌造血干细胞移植 疾病预防 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感染传播途径清楚,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及性接触。所以预防措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⒈开展有关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⒉提倡安全的性行为,积极宣传使用安全套。 ⒊开展HTLV-1母婴传播的预防,避免母婴喂养,以减少婴儿感染。 ⒋使用血液、血液或分及血液制品时,必须严格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白血病多发于青少年,是35岁以下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人们对白血病了解仍然甚少,一知半解会导致对白血病的误解,耽误其最佳治疗。事实上,白血病是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恶性病变。得了这种病的病人,他们的血液里骨髓里以及各组织器官里都存在着大量形态异常的白血病细胞,这种细胞不断增生,病人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而发病。 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电离辐射、某些化学制剂、药物、病毒等因素有关。特别是一些家庭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的污染。预防白血病就要尽可能避免接触放射线,包括频繁的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避免接触苯、甲醛及其衍生物,如使用含超标苯、甲醛浓度的家庭装修材料,农药、汽油、油漆等。尽量避免使用保泰松、氯霉素、马法兰、环磷酰胺、乙双吗啉等化学药。另外还要注意增强体质,合理膳食,防止病毒感染,减少白血病发生。 该病的早期症状:超过一周以上的发热和感染;不断加重的贫血;原因不明的皮肤或齿龈等处的出血;出现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很多,相当大的一部分病人都得到了完全缓解和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作为患者和家属切勿在治疗中乱施药石。 在临床中,发现有的病人会陷入误区: 误区一:中药可以治愈白血病。许多广告都称他的中药可以治愈白血病。其实白血病有十多种类型,中药目前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一类型有效,其它类型白血病至今未见中药有治愈作用。 误区二,治愈白血病必须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存在着花费大、早期死亡率高,复发等许多问题。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并非每位患者都有必要进行移植。 白血病发病几率: 白血病在我国被列为十大高发性肿瘤之一。 通过全国性普查,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76/10万,与亚洲其他国家相近,但明显低于欧美(6-9/10万)。各类型的发病情况我国以急性白血病多于慢性白血病,与欧美相反。年龄分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儿童多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则成人多见,而慢性白血病以40岁以上者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别。 有报道说我国黑龙江省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全国最高,大约7/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