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黄脸婆3款超简单补气健脾粥,还

时间:201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大雪”刚过

马上就要冬至啦

冬天又要对我们“冻手冻脚”了

手脚冰凉面色憔悴

每天一定要涂上厚厚粉底才敢出门?

妆补不如食补

面色蜡黄气血不足

很多时候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

这4种补气健脾粥快学起来吧!

1山药薏米粥

山药性甘平

你也许不知道它可是一宝呢

山药含有淀粉酶

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并且其中大量的粘液蛋白

是滋养补阴的绝佳食材

薏米则是大家公认的祛湿健脾利器

每天吃点薏米

可以有效祛除体内湿气

用这两种健脾益气食材做出来的粥

当然也是效果倍增

山药薏米粥做法:

1.薏米洗净,提前泡一晚上

2.山药去皮洗净

3.将薏米和洗净的糯米放入高压锅

4.山药切块,一同放入高压锅内

5.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红枣、枸杞或花生

6.调至煮粥档,静候20分钟就可以出锅啦

是不是非常方便呢

早上一起来

就把准备好的食材放入锅内

洗漱完后

正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养颜粥!

挑选小贴士

大小相同的山药

质量更重的品质更好

同一品种的山药

须毛越多的口感越瓷实

煮出来的粥也就越粘稠

挑选薏米时应选择

有光泽且质地结实饱满的

色泽暗沉一捏就碎的薏米

煮出来的粥效果会大打折扣

2黄金粥

为什么叫黄金粥呢

因为它是由三种金黄色食材做成的

小米玉米南瓜

明亮的颜色驱逐冬日的寒气!

《本草纲目》上记载

小米“补虚损,开肠胃”

五谷当中小米的补肾功效可是最强的

玉米性平具有很强的调理功效

健脾胃的首选食材

并且还能促进肠道蠕动

防止便秘呢

并且卡妞偷偷告诉你哦

剩下的玉米须煮水喝

还有利尿降血压的功效呢

南瓜既当菜又当粮

坚持吃南瓜有助于补中益气

南瓜中所含的果胶还能保护胃黏膜

调理你脆弱的脾胃!

这三种黄金食材做出来的黄金粥

就是你脾胃的黄金补药啊

黄金粥做法:

1.小米提前泡20分钟

2.大火煮小米15-20分钟

3.放入玉米碎、红枣,小火煮20分钟

4.南瓜切块,放入南瓜小火煮20分钟

5.可以加几颗枸杞,中火滚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为了操劳一天的你

或是应酬缠身的他

煮一碗金灿灿的冬日黄金粥

暖胃又暖心呐

挑选小贴士

老南瓜更适合煮粥

挑选表面没有光泽较粗糙的南瓜

煮出来的粥更香糯

色泽鲜亮较脆的南瓜更适合炒菜吃

3栗子粥

冬天糖炒栗子摊贩随处可见

但你一定不知道栗子还可以做粥吧

别看栗子身板小

它可以为人体提供很大的热能

栗子入脾胃肾经有极强的调理功效

有“木本粮食”之称

栗子粥是上海菜系经典

主料是栗子和糯米

栗子的酥烂加上糯米的香甜

简直人间美味啊

栗子粥做法:

1.糯米洗净栗子剥皮

2.放入糯米,大火煮开

3.煮开后中火开盖继续加热

4.栗子切碎或整个也可,放入锅中

5.继续煮5分钟即可享用

挑选小贴士

表面呈深褐色且稍微带点红头

用手捏一捏栗子

壳非常坚硬的果实比较丰满

这样的栗子煮粥一级棒

许多人说栗子好吃但是难剥

卡妞今天传授剥栗子小窍门

只为吃货的你哦

把板栗洗干净

放到电饭锅里不用放水

按下煮饭键

拿出来就超好剥啦

做栗子粥的同时

再往粥里丢一把碎核桃

给小朋友吃健脑变聪明

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早上来一碗香糯栗子粥

给自己活力满满的早晨

做一个益气美女

4红薯粳米粥

红薯的好处真的是很多啊

《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

“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不仅如此红薯还富含食用纤维

补气健脾的同时

还可以调节你虚弱的肠胃

红薯粳米粥做法

1.粳米洗净

2.放入锅中熬煮20分钟

3.红薯切块放入锅中

4.等待10分钟就可以出锅啦

做法是不是超级简单

来一碗甜丝丝的红薯粳米粥

不仅能使你全身迅速暖和过来

还能抵抗饥饿起到减肥效果呢

挑选小贴士

吃热乎乎红薯的季节到了

当然要学几招

才能吃到最美味的红薯

类似纺锤形状的

表面坚硬且色泽光亮的

这样的红薯口感一级棒

若红薯表面有腐烂状的黑色小洞

说明红薯内部已经腐烂了

可不能再买了哦

这四种简单易学的调理粥

你学会了吗!

天然粉底+腮红

好气色吃出来!

卡妞要去喝粥去啦!

赞赏

长按







































白殿的图片
北京哪个医院医治白癜风最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