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医医院咳喘病2017年冬病夏治

时间:201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以上蓝字,轻医院肺病科↑

“冬病夏治义诊活动”

医院肺病科年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咳喘病专家义诊活动于(7月12日,头伏第一天)在我院门诊一楼大厅进行,主要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阻肺、变异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的防治。

“何谓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俗而言,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选择在夏天治疗”。分而言之,“冬病”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寒邪强盛和阳气受损。“夏治”是指夏至后三伏天期间通过中医传统方法生发阳气,培本固元,以驱散至夏未退之寒邪,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减少其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这就是冬病夏治。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36号)》“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中医辨证为寒证。

肺系疾病中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变异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者,这些疾病发作时表现为"咳、痰、喘”等症状,故常称为"咳喘病”,这些病大多随季节变化呈现冬重夏轻的症状。此外,冬季易发的感冒、平素怕风怕冷等属于虚寒体弱者,在夏天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肺病科冬病夏治历史”

医院肺病科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冬病夏治’防治咳喘病”的重点研究科室,我科的“冬病夏治”疗法在全国开展最早,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代表了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在此领域的最高水平,我科研制的“痰饮丸、痰饮膏”系列方药是我科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年针对“慢性痰饮咳喘病”的防治进行了余例的临床验证,总有效率为85.71%。

不同时期冬病夏治产品冬病夏治文献汇编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中医认为,夏天的阳气旺盛,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通过“冬病夏治”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加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病情好转,控制冬病发作或减轻冬病发作的程度。

“穴位贴敷要注意哪些事项?”

中医讲究治养结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等多方面有所节制。敷贴期间应不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食物,禁食鱼、虾等水产发物,禁绝烟酒,少吃或不吃冷饮,以免体内寒气凝滞。睡眠要充足,以放松肌肉,缓解情绪。另外,贴敷后不宜去空调房,因皮肤遇冷后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冬病夏治应连续治疗3个夏天效果最好,仅仅依靠一个夏天的治疗是不够的。

治疗时间初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治疗白癜风偏方
白癜风产生的原因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