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冠侵袭,戒烟从你我做起

时间:2020-8-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为了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到年15岁以上的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做好控烟工作,任重道远。今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发现轻症患者目前吸烟和曾经吸烟者的比例都要小于重症患者;同样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包括进入ICU病房、气管插管和死亡)的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要更高一些。这充分说明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吸烟人群有更大的风险。由世卫组织于年4月29日召集的公共卫生专家所做的研究综述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更有可能患重症冠状病毒病。冠状病毒病是一种主要侵袭肺部的传染病,吸烟造成肺功能损害,使人体更难抵抗冠状病毒和其他疾病。烟草还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当受到冠状病毒病影响时,已存在这类疾病的人罹患重病的风险更高。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了解一下戒烟的好处。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如果一个人在50岁之前戒烟,那么在接下来的15年时间里,和持续吸烟的人相比,他的死亡率会下降一半。而与从未吸烟的人群相比,正在吸烟人群的预期寿命缩短至少10岁。以肺癌为例,如果戒烟持续时间超过10年,肺癌的风险下降一半;超过15年则只有1/6的风险。还有肺功能损害的情况,如咳嗽、气短等不适症状在戒烟后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快速戒烟法与逐步戒烟法,我们要如何选择?在实际戒烟的过程中,戒烟方法简单地可分为快速戒烟法和逐步戒烟法,针对不同人群,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快速戒烟法是在极短时间内从嗜烟到一根烟都不能吸,但这个过程中戒烟者会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如焦虑和头痛等,因此医生要给予一定的抗焦虑药物治疗,用药时间一般为3-6个月。当6个月后戒断症状消失,用药即可停止。快速戒烟有明确的戒烟时间点,速成、高效、有成就感,需要高强度的综合干预。但是尼古丁依赖程度越高,快速戒断的成功率越低。逐步戒烟法指在预定时段内按计划逐步减少吸烟量,为戒烟者提供一个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过程。戒烟周期过长易使戒烟者动力降低,过短则易因难以完成而使戒烟者的信心不足,逐步戒烟法为信心不足者提供一个尝试的机会。具体方法是在初始阶段,每2周左右减少1/2或1/4的吸烟量,直至完全不吸烟,整个过程2-3个月。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戒烟者的戒断症状较轻,可以不使用药物辅助治疗,身体能够逐渐适应。缺点是它需要全程监控,费时、费力、易脱失,需要不停的知识输入,而且由于戒烟时间点模糊,有时目标容易动摇。这两种方法到底哪一种更好呢?在不同的研究中结论有所不同,这里还涉及到国情不同。例如国内影响戒烟意愿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对健康的认知、吸烟与疾病的关系、工作场所吸烟的规定、家人对吸烟的态度和香烟的价格。由于吸烟损害健康导致疾病的过程具有隐蔽性、渐进性和长期性,因此烟龄越长,戒烟的意愿会明显下降,可能需要考虑逐步戒烟法。很多研究发现,文化程度高、年龄较大、高收入、健康意识强、家庭支持、患有与吸烟密切的疾病、尼古丁依赖程度低等因素有助于戒烟,所以还需要调动家庭成员来监督和协助戒烟者戒烟。由于每个戒烟的动机不同、戒烟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多种多样,因此需要为每位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戒烟策略,并充分发挥患者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戒烟。在第33个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医院东院区肺病科真诚地向广大烟民朋友发起倡议:戒烟要趁早,全家健康才更好;戒烟要果断,切莫反复剪不断;戒烟要科学,意志坚定向前看!科室简介

医院东院区肺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肺病科现开放床位18张,下设门诊、病房、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呼吸重症病房等部门。肺病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师数名,医学硕士以上5人。科室人员曾先后到上海第二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具备过硬的以呼吸内科疾病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诊治能力。

肺病科诊疗项目: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如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各种肺部感染的诊治,呼吸疾病危重症诊治,肺癌个体化综合诊疗。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肺功能检测。支气管镜的诊疗:气道内活检、刷检、肺泡灌洗、TBNA等。

图文:肺病科(东院区)

编辑:牟建章

校审:牟建章

总院区急诊急救东院区急诊急救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