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综述尼曼匹克病C型诊疗新进展

时间:2020-8-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31644.html

上世纪初德国的Albert?Niemann和Ludwig?Pick描述了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脂质贮积病,表现为组织细胞内酸性鞘磷脂沉积、肝脾肿大,伴或不伴有神经系统受累,把这样一组疾病命名为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disease,NPD)。上世纪50年代,Crocker和Farber观察到NPD在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方面差异很大,又结合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把NPD分为A、B、C和D四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进步,目前已知A型和B型均是由于SMPD1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酸性鞘磷脂酶(ASM)活性下降或缺失,引起溶酶体内酸性鞘磷脂沉积,所以又合称为酸性鞘磷脂酶缺陷病。NPD?C型(NPC)和D型是由于NPC1或NPC2基因突变所致,主要病理改变是组织细胞内大量游离胆固醇沉积。NPC病变常累及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易被误诊、漏诊,近年来对NPC的认识有了明显进展,国内报告的病例也逐渐增多,该文将从NPC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方面作一综述,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1临床表现

NPC病人常有肝、脾、肺、骨髓等内脏器官和广泛的神经系统受累,因发病年龄不同,病变累及范围不一致,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异质性,一般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严重的在新生儿期发病,短期内即可引起死亡,成人发病可以表现为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典型病例常首先表现为全身受累,如新生儿期出现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婴儿期或儿童期出现的肝脾肿大或单纯的脾脏肿大,然后影响到神经系统,出现小脑、脑干、基底节和大脑皮层等部位受累的症状,神经系统表现主要包括:快速眼动异常、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进行性痴呆,痴笑猝倒发作、癫痫发作、听力损害和肌张力障碍也比较常见,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vertical?supranuclear?gaze?palsy,VGSP),痴笑猝倒发作是因突然的肌张力丧失,不能维持立位姿势而跌倒,不伴有意识障碍,也是NPC特异性症状之一。

临床常根据神经系统受累情况进行分类或区分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越重,进展越快,预后也越差。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年龄,NPC又分为:(1)新生儿型(起病年龄2个月):常表现为腹水、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脾肿大;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使患儿多在6个月内死亡,本型可不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2)早期婴幼儿型(起病年龄2个月至2岁):肝脾肿大常见;从8-9个月开始出现肌张力低下,继而出现运动功能丧失、痉挛和震颤;多数患儿在5岁前死亡。(3)晚期婴幼儿型(起病年龄2-6岁):起病前智力运动发育基本正常,逐渐出现轻微的宽基底步态,进而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肌张力不全、精神发育倒退;1-2年后出现VGSP,如伴有严重癫痫则意味着预后不良,常在7-12岁死亡;(4)青少年型(起病年龄6-15岁):VGSP是最典型的体征之一;其他症状包括动作笨拙、学习障碍、猝倒发作、共济失调和行走困难,半数患儿伴有癫痫,晚期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恶化,大多在20岁前死亡;(5)青春期和成人型(起病年龄15岁):隐匿起病,精神症状早于运动和认知症状出现,包括妄想、幻听或幻视等。

除神经系统表现外,其他系统受累症状主要是脾脏肿大或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贫血等;还可以出现间质性肺病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与肺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泡沫细胞沉积有关,但严重的肺部病变少见。典型NPC病人常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联合受累的表现(表1)。

2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与发病机制

NP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脂质贮积病,根据致病基因不同又分为NPC1和NPC2两个亚型,其中NPC1占95%,NPC2目前仅报道30余例,两者在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方面无明显区别。D型也是由于NPC1基因突变所致,这类病人主要见于加拿大Nova?Scotia省阿卡迪亚人的后裔,目前已归类于NPC1。NPC1基因位于18q11.2,全长56?kb,编码区包含25个外显子,编码1种大分子跨膜蛋白,该蛋白位于晚期胞内体和溶酶体膜上,含13个跨膜结构域,其中位于胞内的类固醇感应区和富含半胱氨酸的指环结构为其重要的功能区。NPC2基因位于14q24.3,全长13.5?kb,编码区包含5个外显子,编码1种小分子的可溶性蛋白,位于晚期胞内体和溶酶体的基质内,这两种蛋白对胆固醇有很强的亲和力,主要功能是在溶酶体和晚期胞内体中转运胆固醇和其他酯类,共同调控胆固醇的外流,维持胆固醇和其他酯类在细胞内的动态稳定,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至今已发现余种NPC1和NPC2基因序列变异(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