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肺病,为什么需要检查头颅核磁呢

时间:2020-2-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得的肺病,为什么需要检查头颅核磁呢?

我是胸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时常有患者问到,史医生,我是得的肺病,为啥给我检查头核磁啊?不会是过度医疗让我多花钱吧?本文将从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肺病和头颅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得到理解。

No.1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由于各种检查方法工作原理的不同,如果把X光是把人体压扁着看、CT是把人体切割成片看、B超是把人体敲着看着,那么核磁就是把人体摇一下之后看的。

核磁共振(MRI)的显影原理是探测水分子的变化。身体里的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含量差别较大,但是每个水分子的磁场磁力线方向都是随意的。核磁共振机使用较强大的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反复多次施加磁场又突然消失,核磁共振机会得到充分的数据并运算后成像。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称是“摇摇看”的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场成像(故做磁共振之前需要把身体上的所有金属性物品拿出,另外也限制了有心脏起搏器、钢板等的患者是不能做磁共振检查的),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人体无害,是非常安全的。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既没有任何关于使用核磁共振检查引起危害的报道,也没有发现患者因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增高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影像学检查可以参考上表(但有例外哦)

头颅的检查既可以选择CT也可以选择核磁,核磁好像比CT贵一些,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选择呢?

首先来讲,核磁共振对颅脑、脊髓等疾病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脑脓肿、脑囊虫症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还能确定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等。

如果患者的情况并不危急的情况下,CT检查和核磁共振都可以选择,但如果CT发现有问题,可能还需要增强磁共振进一步确定病变。故如果条件允许,磁共振是作为检查颅脑病变的首选。

No.2

得的肺病,和头颅有什么关系呢?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0%~1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脑转移,在整个疾病病程中约50%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并且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更高。

举个例子,如果检查一名发现肺部疾病的患者时发现了肺转移,其治疗方案本来打算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可能就做不了手术了,治疗方案可能会需要调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脑转移意味着肺癌分期已经到了晚期,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不经任何治疗,自然生存期最短仅为1~2个月。

除了头颅,肺癌也有其他容易转移的部位的。

No.3

如果发现有脑转移了该怎么办呢?

3.1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适应症为:在颅脑外的病灶已经被控制的前提下,颅内转移瘤病灶为单发,或者多发但数目较少并且集中在可切除的非功能区;患者一般情况好,可耐受手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颅内病灶出血或水肿、已经或者有可能形成脑疝等。

3.2放射治疗

3.2.1立体定向的放射治疗

主要适应症:(1)脑转移瘤边界清晰,在影像学检查中能够清楚的分辨肿瘤的边界;(2)脑转移瘤体积较小,转移灶的最大直径<4cm;(3)脑转移瘤为实质性占位,转移瘤内无正常脑组织。(4)90~95%脑转移瘤浸润性小或无浸润,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靶区将其全部包括,从而保证了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5)肿瘤的位置较深,或者是无法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6)病灶为单发病灶,或多发病灶局限于某一区域。符合这些标准的患者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更安全,并发症更少。

3.2.2全脑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作为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已有数十年,目前而言全脑放射仍为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方式。全脑放疗的剂量一般为30Gy/10次40Gy/20次。目前治疗颅脑转移的主要目标是:1、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2、保护其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

3.3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一旦发生脑转移就意味着肿瘤已经广泛转移,传统观点认为,由于血脑屏障存在,常规化疗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化疗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较低,所以无法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单纯化疗很少作为一种单独方案治疗颅脑转移,但是最近研究表明,肺癌脑转移后,会破坏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使得血脑屏障存在一定的通透性,从而化疗药物可以进入脑脊液并达到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浓度;此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全脑放疗可以从不同程度的上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化疗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是肺癌脑转移后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近来研究发现在放疗后序贯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3.4靶向治疗

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而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就目前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来看,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已经表现显著临床获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

总之,目前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方面,仅使用一种治疗手段很少见,主张全身化疗与放射治疗、手术、靶向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尽可能控制肿瘤的发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时间。

医院胸外科

科室以胸腔镜微创手术为特色技术优势,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胸腹腔镜联合手术),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等相关技术国内领先。

诊疗范围: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手汗症、胸壁及肋骨肿瘤、胸廓畸形、肺良恶性肿瘤、肺大疱、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隔离症、食管及贲门良恶性肿瘤、食管破裂、食管裂孔疝及膈疝、膈膨升、肋骨骨折、气胸、血气胸、胸部外伤及慢性脓胸等疾病的外科治疗。

目前,科室常规开展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及纵膈肿瘤手术等复杂手术,胸腔镜手术已占比达90%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医院胸外科团队

杨玉伦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院长,胸外科主任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预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全程管理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胸部肿瘤微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微创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胸腔镜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河南省胸外科肺癌协作组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重症学会肺癌分会常务委员兼胸外科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首届肺结节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专家组成员,

河南胸部疾病专科联盟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州健康大讲堂第三届讲师团专家

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胸外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电视胸腔镜手术,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脓胸、肺大泡破裂伴气胸、肺内良性肿瘤、纵隔肿瘤,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等,纵隔镜行纵隔肿物活检定性诊断及肺癌分期。

近年来,专注于肺癌早诊早治,师从医院医学影像权威专家、“东方神眼”张国桢教授,带领肺结节MDT团队肺结节筛查超过2万例,在肺结节筛查、微小肺癌的影像诊断及应对策略、单孔胸腔镜手术方面有一定研究,早期微小肺癌影像诊断准确率达90%。

万清廉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食管癌研究所副所长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擅长食管癌、贲门癌等疾病的临床研究,有余例胸外科手术经验,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及国家级论文10余篇。

郑慧禹主治医师

科室秘书

硕士研究生

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分会委员,河南省胸外科医师协会食管癌学组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肺癌学组委员,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胸部疾病的微创治疗及急危重症的处理。

常国涛主治医师

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对胸外科常见疾病及肺癌、食管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拥有丰富的经验。

赵冬峰主治医师

医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事临床工作近十年,师从我国手汗症主委涂远荣教授,对胸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汗症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志强主治医师

医院七年制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事临床工作近十年,对胸外科常见疾病及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邵志鹏医师

医院胸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研究生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熟练掌握胸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史文松医师

医院胸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发表肺结节、单孔胸腔镜、胸腺癌、食管异物、气胸等方面论文数篇,擅长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划重点:有效体检!以下高危人群需要体检胸部CT哦!!!

1、年龄45-75岁;

2、长期吸烟或二手烟接触史(吸烟年数*支数≥);

3、长期油烟接触史;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5、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

6、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狙击肺癌我们在行动

年3月加入了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成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同时组建成立肺癌多学科会诊中心(MDT),由胸外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共同组成,对筛查出的肺结节进行逐一甄别,来发现早期肺癌。年5月,与享有“东方神眼”美誉的医院影像学专家张国桢教授团队合作,联合成立“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河南分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河南分中心”,张国桢教授团队每月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授课两天;

年11月,成功举办”中原肺结节诊治论坛“;

获批郑州市科技惠民项目(PKJHM);

年7月,加入“医院医院联盟”,同时成立“医院单孔胸腔镜技术河南培训中心”,医院姜格宁教授团队每月定期来院坐诊手术。

年8月,医院与河南省医学会合作申报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社会治理品牌项目《低剂量超薄CT早期肺癌筛查的研究和推广》”成功获批(GGFZ-CN);

年9月-11月,成功举办了“中原肺结节诊治论坛”,“第1期、第2期肺结节影像诊断与应对策略研讨班”,与省内各地市兄弟加深了感情,交流了对肺结节的认知!

年5-6月,成功举办了“第3期、第四期肺结节影像诊断与应对策略研讨班”;年8月,成功举办了“第五期(洛阳站)、第六期(鄢陵站)肺结节影像诊断与应对策略研讨班”;已获批成立”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肺结节多学科诊治专业委员会“;

计划

拟于年9月举办”中原肺结节诊治论坛“,依托河南健康科技学会的品牌,完成中国肺癌诊治联盟”百千万工程“,拟与省内3-5医院全面展开合作,把“郑医肺结节筛查模式”下沉到各县区,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最终降低中原地区肺癌死亡率。

胸外科主任杨玉伦:周一、周三上午于医院黄河路院区门诊楼1层5号知名专家门诊区坐诊,周五上午医院郑东院区门诊(东风南路与创业路交叉口西北侧);

胸外科普通门诊:周一至周日全天(周一、周三上午除外),门诊楼3层室;

肺结节门诊:周一、周三上午,周五下午,地点:健康医学中心3楼肺结节筛查中心,-;

每周三下午于门诊楼室举行肺结节多学科会诊(MDT)疑难病例,联系-;

后附我科







































白癫风如何治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