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心肺病与鼻口不利王宾

时间:2019-10-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5月12-14日《上古简明一针术》洛阳开班,11日报到!

5月15-18日《脉法针灸》洛阳开班,14日报到!

学费每期上涨元

想要报名的各位老师抓紧时间了,您在犹豫的同时,别的同学早已收获满满。

报名陈老师

《黄帝内经》心肺病与鼻口不利

作者:王宾

五脏六腑在头面部有七窍,上应天道,下有二窍,上下九窍共为气的通道。五脏以藏精为用,六腑以泻以通为用。六腑皆虚而不实,以通道传化受五脏浊气上通与五官七窍,肺将浊气与大肠通与鼻为鼻涕,脾将浊气与胃通与口为痰液,肾将浊气授予膀胱与耳为耳屎,肝将浊气受与胆通与目为泪水,心将浊气受与小肠传与舌为苔,与面之耳鼻口目为华。故 “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痛。”

《五脏别论》篇幅虽短却是五脏六腑生理之精华,“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这段话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心肺有病,大多患者鼻口不利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要察肛门大便的表现,魄门即指肛门,所以上下都要查。例如有一病人开始眼干后来到鼻塞不通,干到咽喉,每到晚上睡觉左卧左鼻不通,右卧右鼻不通,憋得心慌胸闷喘不过气来,一夜都睡不好,大便几天一次,到医院查来查去也查不出所以然而无从下手,到我三五针灸室一摸脉,脉在三盛,针灸其太阴阳明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好觉。治疗了10多次病就完全好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七窍为空,六腑为空,排气五脏浊气,九窍通不通是五脏的病理诊断的关键,窍通了也是六腑通,五脏的浊气排泄的就正常化,五脏六腑和则体安。

望同道参之,共享《黄帝内经》之祖训。针道虽多,万法归宗。

灵枢三五针灸王宾编写于洛阳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无作者授权,不得私自转载引用。









































元旦治疗白癜风方法
儿童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