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阻肺,先看一组数据:年,慢阻肺是全球第6大死亡原因,到年,约万人死于慢阻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4.7%;预计到年,慢阻肺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第三大死亡原因,预计届时将有万人因慢阻肺而死亡。 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有什么症状? 人类的医学水平在不断进步,各类疾病的死亡率都得到了极大控制,但慢阻肺的死亡率近年来却呈现不降反升的态势。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慢阻肺缺乏足够认知,导致不能及早治疗、有效治疗。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过强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在慢阻肺早期诊断过程中,有如下病症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慢性咳嗽,开始为间歇性咳嗽,并逐渐加重,发展为整日咳嗽; 咳痰,开始有少许白痰,感染后出现脓性痰,甚至咳血; 呼吸困难或气促,部分患者有喘息、胸闷症状。 诊断慢阻肺,关键看这个指标! 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是慢阻肺,但最终确诊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当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后,就可以确诊为慢阻肺。慢阻肺是可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一旦确诊,病人需要即刻戒烟,并进行长期氧疗。 为什么死亡率不断提升?因为没有治或者走入治疗误区! 慢阻肺致死率的急速攀升,与患者及家属对待慢阻肺治疗的误区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中国有30%的慢阻肺患者未进行治疗,而78%的患者虽在着手治疗,但走入了治疗误区。 很多慢阻肺患者只在病情严重时吸氧,而病情减轻后则不吸氧,针对这一点,患者要明白的是,慢阻肺导致的肺功能减退是不可逆的,偶尔吸氧不仅不能够恢复肺功能,还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不断加重。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夜间吸氧12个小时的患者死亡率是19小时持续吸氧的患者死亡率的1.94倍! 正确吸氧,让慢阻肺不再是致命疾病 所以,慢阻肺在进行早期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高效的长期家庭氧疗,不仅能够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还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美国进行了一项NOTT研究,时间持续3年半,比对了采用持续性氧疗(19小时)和采用夜间氧疗(12小时)的患者。存活率相差40%。 在英国进行了一项MRC研究,时间持续5年,比对了不采用氧疗和采用夜间氧疗(12小时)的患者。存活率相差30%。 临床数据证明,坚持每天吸氧15小时,持续吸氧天后,患者的存活率会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因为长期吸氧可以改善缺氧,减轻肺动脉高压,从而有效防止肺心病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保护重要器官不因为慢性缺氧而损害。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肺笛(点击蓝色字体获取肺笛详细介绍)。纯物理方法之劳慢阻肺患者咳、痰、喘的症状。 肺笛是一个小的手持医疗设备,产生16-25赫兹的低频声波,与肺腔共振,可以松动,移动,并清除在肺部深处的分泌物。美国原装进口,二级医疗器械,在国家药监局能查的到。 ☆肺笛外观 ☆慢阻肺患者使用肺笛 当患者的慢阻肺诊断证明出来后,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恐惧,要了解慢阻肺,做到知己知彼,然后通过正确的氧疗、药物、使用肺笛,削弱慢阻肺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