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呼吸衰竭鉴别

时间:2021-7-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徐琦老师“内科学知识点”专题考研人,今天你努力了吗?

1.

呼吸衰竭

定义: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

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即只要PaO2<60mmHg就是呼吸衰竭

_

Ⅰ型呼吸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

别称

缺氧性呼吸衰竭

(缺氧而无CO2潴留)

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缺氧伴CO2潴留)

血气

分析

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降低

(记忆:1对1

Ⅰ型呼衰仅1个指标异常)

PaO2<60mmHg

PaCO2>50mmHg

(记忆:2对2

Ⅱ型呼衰2个指标异常)

机制

肺换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功能障碍

_

弥散功能损害

最主要机制

以低氧血症为主

如间质性肺疾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V/Q

比例失调

仅导致低氧血症

如肺栓塞

肺动静脉分流

吸氧不能纠正

如ARDS

肺泡通气不足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如COPD

重症哮喘

治疗

高浓度给氧

(≥35%)

持续低浓度给氧

(<35%)

(联系COPD治疗记忆)

2.

关于氧疗

适应证

一般而言,只要PaO2低于正常即可氧疗

(但临床实践中往往采用更严格的标准。对于成年病人,特别是慢性呼吸衰竭者PaOmmHg是比较公认的氧疗指征。而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氧疗指征应适当放宽。)

(1)不伴CO2潴留的低氧血症:为氧合功能障碍,而通气功能基本正常。可予较高浓度吸氧(≥35%),使PaO2提高到60mmHg以上或SaO2达90%以上。

(2)伴明显CO2潴留的低氧血症:对低氧血症伴有明显CO2潴留者,应予低浓度(35%)持续吸氧,控制PaO2于60mmHg或SaO2于90%或略高。

机制:“过犹不及”

缺氧:低氧血症对呼吸的影响远小于CO2潴留。低PaO2(60mmHg)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运动,使呼吸频率增快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当缺氧程度缓慢加重时,这种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将变得迟钝。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当PaOmmHg时,此作用可大于反射性兴奋作用而使呼吸抑制。

简言之:低PaO2(60mmHg),反射性兴奋呼吸

过低PaO2(30mmHg),抑制>兴奋

CO2潴留: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当PaCO2急骤升高时,呼吸加深加快;长时间严重的CO2潴留,会造成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刺激作用发生适应;当PaCOmmHg时,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低Pa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来维持。因此对这种病人进行氧疗时,如吸入高浓度氧,由于解除了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可造成呼吸抑制,应注意避免。

简言之:一定浓度CO2,兴奋呼吸中枢

长时间严重CO2潴留,中枢感受器适应

PaCOmmHg,中枢抑制和麻醉效应

确定吸氧浓度

原则:在保证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aO2)达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吸氧浓度。

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问题为氧合功能障碍而通气功能基本正常,较高浓度(35%)给氧可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会引起CO2潴留。

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往往需要将给氧浓度设定为达到上述氧合目标的最低值。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

吸入氧浓度(%)=21+4x氧流量(L/min)

低浓度给氧一般氧流量数值为1~2L/min

3.

真题

01

N54AII型呼吸衰竭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A.大叶性肺炎B.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ARDS

E.浸润型肺结核

02

N69A男性,35岁。反复发作性喘息伴流涕5年,均在每年春季发作。1天前因去花鸟商店后再次发作喘息,较前严重,不能平卧伴大汗,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来院急诊。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该患者此时的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最可能的是A.PaO2正常,PaCO2升高B.PaO2正常,PaCO2下降

C.PaO2下降,PaCO2下降

D.PaO2下降,PaCO2升高解析:中年男性,反复发作性喘息伴流涕5年,均在每年春季发作(典型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现前因去花鸟商店后再次发作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重度哮喘发作时,因缺氧严重,同时CO2潴留,该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最可能是PaO2降低,PaCO2升高(D对),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碱中毒。

03

NB肺栓塞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泡通气量下降B.弥散障碍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肺内分流

NBCOPD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泡通气量下降B.弥散障碍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肺内分流

04

N44A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为PaO2=50mmHg,PaCO2=70mmHg,给予哪种吸氧浓度较合适

A.10%~20%B.24%~28%C.30%~40%D.45%~50%

E.40%~60%

N59A慢性呼吸衰竭缺氧明显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25%B.35%C.45%D.55%E.65%

解析:[九版还原](P)对于低氧血症伴有明显CO2潴留者,应予低浓度(35%)持续吸氧,控制PaO2于60mmHg或SaO2于90%或略高(B对)。

05

NX患者,男,65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伴喘息7年,加重1周。吸烟40年,1包/天。查体: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律整。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8,PaO2=52mmHg,PaCO2=76mmHg。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A.无创机械通气治疗B.5%碳酸氢钠40ml静注C.低浓度吸氧,一般不超过33%

D.使用洛贝林或尼可刹米

解析:患者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20年,伴喘息7年,加重1周,查体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考虑该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气分析:pH7.28(pH正常值为7.35~7.45)降低,PaO?52mmHg60mmHg,PaCO?76mmHg?50mmHg,诊断为Ⅱ型呼衰。慢阻肺导致的Ⅱ型呼吸衰竭,氧疗时需注意保持低浓度吸氧,浓度35%,此题选项给的数据为33%(C对),防止血氧含量过高失去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COPD因气道阻塞,肺泡通气不足,导致CO?潴留,因此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对),改善通气。酸中毒时使用碳酸氢钠可使H?CO?生成增加,后者分解,可加重CO?潴留;慢性呼衰时CO?潴留是一个慢性过程,机体常通过增加碱储备来代偿,使碳酸氢盐维持较高水平,以维持pH稳定,给予碳酸氢钠可增加HCO??含量,当改善通气迅速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后,碳酸氢盐水平不能立即下降,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B错)。该患者两肺闻及干、湿啰音,说明气道有分泌物阻塞气道,应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和洛贝林)使用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否则会促发呼吸肌疲劳,加重组织缺氧和CO?潴留(D错)。

(慢性高碳酸血症病人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若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便会抑制病人呼吸造成通气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CO2上升,严重时陷入CO2麻醉状态。)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过往文章

甲亢治疗原则—内外科对比

高血压药物治疗—ABCD

心衰药物治疗—ABCD+X

各型肺炎鉴别

间质性肺疾病-ILD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