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在做身体检查时 看到检查报告上“结节”2个字 难免有些担忧 结节都需要手术切除吗? 肺结节是否就是肺癌? 快跟小编一起来科学认识肺结节 不要让“结节”成为“心结” 小于6mm的肺结节95%以上是良性 体检单上的“结节”是影像学上的一种表述,常常可以在胸部CT发现,一般为直径≤3厘米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即为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 为什么会得肺结节?患有肺结节原因很多,包括感染、大气污染、油烟、职业接触石棉、电离辐射、遗传易感性等,人体内出现肺小结节的原因大致有三种:炎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肿瘤,但具体成因仍不明确。 肺结节包括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一般亚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恶性率较高。一般来说,6毫米以下的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尤其是磨玻璃结节,基本上靠复查来观察它大小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诊治。 值得注意的是,体积越大,以及短时间内体积变化大的肺部结节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体积较大的肺结节,最好进行下一步的确诊,了解这些结节的性质。 肺结节离肺癌有多远? 一般情况下,如果检查出结节,患者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没有变化,可以延长到6-9个月复查一次,仍没有变化可以延长到1年复查一次,无变化者或结节消失大都是虚惊一场。如果有增大,或者出现明显变化,不能排除恶性结节,或经CT考虑恶性中高危肺结节,要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如果存在以下肺癌高危因素,需要去做肺癌筛查: 年龄≥40岁; 吸烟≥20包/年(或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支/年);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等。 诊断肺癌通常要做三大类检查: 1 胸部CT,扫描检出更小或隐蔽部位病灶、帮助定性诊断、进行准确分期,是肺癌患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2 增强CT,有利于区别纵隔淋巴结和血管显像,对判断病变范围及疾病分期具有很大帮助。 3 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肺癌早期竟有这些蛛丝马迹...... 据统计,肺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在城镇癌症死亡病例中,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 目前世界各国肺癌的死亡率持续上升,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咯血则最有诊断意义,多为痰中带血丝。凡呼吸道症状经治不愈,尤其是痰带血、干咳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近期咳嗽声音或性质改变,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体检发现胸片异常的,应每年随诊;反复同一部位发生肺炎,也要警惕肺癌。 由于肺癌早期即可出现转移,故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病灶出现。以下症状应引起警惕: 骨关节症状,骨关节肿胀疼痛,手指和脚趾末端膨大呈杵状指,严重者有可能影响四肢关节的活动。 肩背痛,生长在肺尖部的肺癌,易侵犯骨关节、神经肌肉、胸膜和胸壁。 声音嘶哑,转移灶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 头面部浮肿,提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可能,约5%-10%的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 男性乳房肥大,男性肺癌患者约10%-20%会出现乳腺肥大,多数为双侧肥大,且出现时间比咳嗽、咯血等肺部症状要更早。 肺癌是可防可治的,不仅可通过健康的饮食、生活、运动等方式来预防,也能通过胸部X光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定期筛查,将肺癌在“婴儿期”早早揪出来,及早进行微创治疗,规范化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