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慢性、危及生命的疾病,被视为“心肺血管系统的癌症”,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疲乏、心绞痛等。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的心脏负荷会持续加重,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 5月5日是世界肺动脉高压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牵头发布的首个《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显示,在近名受访者中,超半数或因疾病认知度、治疗可及性和就医负担等多种因素导致起始治疗不达标或复诊不规律,对于治疗获益和长期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患者全程规范化管理亟待提升;在诊断方面,由于疾病知晓率低、诊断能力不足,导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确诊延迟的不在少数,从出现症状至确诊所需年限平均为2.2年,有部分患者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肺动脉高压患者从确诊到起始治疗所需年限平均为2.6年。 根据《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版)》推荐,“建议肺动脉高压起始联合治疗,尽早达标”。《白皮书》显示,多数患者起始治疗不达标,47%的患者起始为单药方案,特别是针对确诊时已达到世卫组织(WHO)功能分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仍然有47%和36%的患者起始为单药方案。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柳志红教授建议,应充分发医院示范作用,医院,推动整体提升诊疗水平,同时优化患者全疗程管理,提升诊疗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从而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治疗结局。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 校对李项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