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学家庭育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天,科大大的心也跟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展趋势忐忑不安。 国外也已出现8例患者。其中,菲律宾出现4起疑似病例,有1名儿童正在排查列中。 来源:人民日报 科大大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当宝宝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深呼吸时感到疼痛、病情持续恶化等症状,务必给宝宝戴好口罩并及时就医。 正值病毒高发期,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外,各种呼吸道疾病也接连发生。 尤其在过年走亲访友期间,正是各大烟民的大型聚会的好时机,你一支,我一支,烟雾缭绕中,小朋友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所以此时宝宝的呼吸道疾病不仅高发,还会加重! 据统计:我国有7.4亿二手烟受害者,其中1.8亿为儿童。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导致支气管粘膜发生充血、水肿,从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就是这些呼吸道疾病中的一员! 科大大(ID:kexueyuer)今天的任务,除了要全面解析这个坑娃的病,还要提醒未戒烟的家长:新年的第一个flag,戒烟必须排上日程! 1 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 娃一生病,就喘气不畅,家长怎一个“急”字了得? 一看医生,又满头问号地收获了一个新词:喘息性支气管炎。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喘息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 主要特征就是喘息、呼气不畅。在发烧、咳嗽、咳痰这些支气管炎的症状外,伴有喘憋现象。 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 √病毒诱发: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部分宝宝在病毒感染后,继发了细菌感染:造成感染次数频繁、反复(其中,吸二手烟就与反复感染有极大关系,另外居住环境干燥、空气污染严重等也是原因); √过敏体质因素:患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喘息性支气管炎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 这是由于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较狭小,黏膜一旦受感染或受刺激而肿胀充血,粘稠的分泌物不易咳出,就会产生喘鸣音。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那倒不至于! 哮喘是它的升级版!如果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且伴有过敏体质或相关家族史,就容易增加哮喘的发生风险。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2 益生菌?输液?治疗首选这招! 确诊了喘息性支气管炎,要加强呼吸道管理:确保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首选的药物治疗方式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雾化给药。 当然,是否雾化、雾化多久,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建议在宝宝出现频繁咳嗽、喘息、痰多不易咳出等情况,考虑雾化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雾化疗程一般3~7天,根据喘息情况逐渐减停。 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疗程一般在1~2周,或是根据宝宝的发作情况,适当延长。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需要补充益生菌吗? 目前,益生菌在预防及治疗哮喘的效应上还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除非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宝宝合并细菌感染,在使用一些抗生素的时候会产生胃肠道刺激症状,可以考虑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不同菌株和菌群数量存在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单一类型的益生菌也未必对所有个体有效,并不是所有菌株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所以,不建议自行使用,一定要遵医嘱哦! ?一确诊就输液,有必要吗? 娃中重度喘息发作时,需要及时进行输液或补液治疗。 中重度喘息的一般诊断标准 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精神状态差,烦躁易怒,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92%; 小婴儿喂养量下降一半以上或出现呼吸暂停,或伴有脱水征象。 3 反反复复?预防护理千万别错! 照顾喘支宝宝,妈妈们的疑问千千万,所以,贴心科大大特意准备了一个问答环节! Q:宝宝得了喘支,护理上要注意点啥? A:①经常使宝宝调换睡姿,易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②宝宝发热时,水分蒸发较大,要多给宝宝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③做好隔离,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有些导致支气管炎的病毒具有传染性,所以宝宝患病后,要适当隔离,避免交叉传染。 Q:孩子一感冒,喘支就复发,咋办? A:喘息性支气管炎经过规范治疗,大多都是可以治愈的。 经常复发,大多数与感染有关,所以一定要避免反复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抵抗力。部分慢性疾病会降低孩子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反复感染,一定要早期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预防感冒。勤洗手(说多少次也不嫌烦)!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保护好鼻粘膜。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小朋友,除积极治疗外,日常的鼻冲洗千万不能停。 Q:日常生活中还能怎么预防呢? 除了避免反复感染,前面提到二手烟是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 过年是“二手烟重灾区”,科大大有几个建议: 娃在饭桌不宜久留,吃好就撤; 多开窗透气,户外活动; 有人吸烟,适当提醒房间里有小朋友在;或者带娃去户外玩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还有!新车、新房里的甲醛也会损害娃的呼吸道,宝爸妈要格外注意,尽量规避。 多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冒出现喘息的症状会逐渐消失。 但有一小部分会留下长期哮喘。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到积极预防、配合治疗、做好护理哦! ★本文已由专家审稿: 谢萌: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儿科硕士,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六年,擅长儿童内科和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 原标题:《娃咳嗽、还有点喘,担心新肺炎?别慌!警惕喘息性支气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