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首项成果,揭示了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为万人,约1亿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4月11日,该研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联合举行研究发布会。据介绍,该研究首次包含了我国20岁至40岁年龄段的青年人群,获得了涵盖更广的人群患病状况,并据此首次得出全国患病人数,为制定防治方略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通常会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成为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以伤残调整生命年衡量疾病负担显示,慢阻肺的整体疾病负担已居我国疾病负担第二位。 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年龄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男性患者数为女性的2.2倍。 研究发现,吸烟者慢阻肺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60岁以上吸烟人群患病率超40%,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慢阻肺患病风险越高。此外,低教育程度、高PM2.5浓度、幼年期慢性咳嗽、低体重、呼吸疾病家族史与慢阻肺患病率相关。在不吸烟者中,高PM2.5浓度与慢阻肺发病相关性更为显著。吸烟与高PM2.5浓度两因素叠加更会增高患病风险。 与高患病人数相反,该项研究还显示,我国慢阻肺知晓率及肺功能检查普及率极低。研究的受访者中,仅约10%知道慢阻肺这一疾病;不足10%的受访者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不足3%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近90%此前从未得到明确诊断。特别需要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