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重用炙甘草

时间:2020-8-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第9节肺痿的用药特色VS炙甘草用量VS补气VS黄芪

那另外就是呢,我们既然要开始讲到肺痿了,其实我们也就可以去认识一下肺痿的一些方子的用药特色。怎么讲呢?就是肺痿的用药,如果我们来看一看讲义的第7页开始这些附方,就是这些附方有一些就是治疗肺痿的哦。

那这个肺痿的用药特色是什么呢?肺痿的用药特色大概可以分成几个角度来说,就是肺部已经开始没有功能了,开始纤维化了,那这个时候这个肺需要的是什么呢?首先你看第一个方是炙甘草汤,其实炙甘草汤我们等一下会教到啊,所以没有附方剂组成没有关系,就是《外台秘要》这个方法,一定是甘草汤。

无论是炙甘草汤或是甘草汤呢,或者是我们刚刚教的甘草干姜汤,它的炙甘草这味药,都是四两起跳的。也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在治疗肺痿的时候有这个重用甘草的倾向,重用炙甘草的倾向。

在古方的世界甘草是做什么的啊?是补中焦脾胃之气的对不对?用到四两的时候是补中焦脾胃之气。所以要恢复肺部的机能呢,好像还是以补脾胃之气为优先。当然同学可能会觉得说,诶,补气不是要用人参吗?我们后代比较用人参,可是在那个年代的那个时候用参好像是用来生津液的,以补气来讲的话,参好像不是那么主要,反而是炙甘草比较主要。

那像黄芪的话是,在这种事情上面,除非你是加到什么建中汤里面,否则的话,黄芪不会太有帮助。怎么讲呢?就是甘草的补是湿湿的补,黄芪的补是干干的补。你的肺已经阴虚干掉,你再用黄芪的话把它烧得更干。所以,黄芪在肺痿上面能够帮得到的忙比较少一点,因为黄芪的药性偏燥一点。所以,重用甘草是一个他开药的理路。

第10节咳嗽VS生姜VS肺痿

那另外一条理路是这样子,就是我从现在教大家仲景的咳嗽药的时候,我跟同学讲说,通常仲景在面对咳嗽的时候是不用生姜的,对不对?因为生姜会让人更容易咳。

可是生姜的更容易咳也就意味着它的药性会比较上来,所以这个“喉中水鸡声”的射干麻黄汤,这个“喉中如炙脔”的半夏厚朴汤什么的都要用到生姜,因为它可以把药性打到那么高嘛。

那相反的,肺痿是什么?肺痿的问题不在他会不会咳,而在于他的肺已经没有能量了。所以反而呢,肺痿的药可以用一些生姜来把这个元气激发上来,就是要用生姜把这个气撑上来。所以反而在肺痿的情况之下,生姜是可以用的,甚至还可以用得不少,那当然阴阳两补,因为肺已经干掉,你补津液你补气补血都是对的。所以阴阳两补并且重用甘草,并且可以用生姜,这是肺痿的一个比较粗糙的基本治则。

那同学我们看这个讲义第七页下面那个治疗肺痿的生姜甘草汤,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对不对?它生姜很多大枣很多,人参也不少,甘草也用的多,就是那种基本的结构啊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大概会从这个角度去认识什么《千金方》啊,《外台方》里面治疗肺痿的一些方剂。但是,这些附方……我想稍微带过一下是为什么?因为这些附方就是同学参考一下就好了,不是说那么的有效的。

就是你说这个人肺已经纤维化了,你就一味甘草煮水灌他,那他就会好起来吗?我听起来就觉得没什么力啊。就是会肥嘛,但是会不会……因为我不确定,我不能说绝对不会,我也不敢太看不起这些古方。但是因为这个肺部纤维化,如果要让它好起来的话,比较让人感到有希望的方子呢是炙甘草汤,也就是正式来看下面那个炙甘草汤。

而……就是身体有什么组织已经死了,已经进入这个西医所说的不可逆反应了,就是已经死了不能复生的状况。那其实我们通常用肾气丸跟真武汤就有希望救回来了哦。这是以一个比较粗糙的角度来看它的时候是这样子。

第11节方炙甘草汤

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看张仲景怎么说肺痿这件事,然后来跟同学正式介绍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这是张仲景的著作里头的最重要最强烈的两种滋阴药的其中之一。张仲景滋阴的效果最强的方子,一个是炙甘草汤,一个是朱鸟汤,也就是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这两个方子都是刚好是好像以滋心阴为主,蛮特别的。

那这个炙甘草汤哪,喝起来很伤本,一向习惯了在我们家门口药房买一贴桂枝汤才多少钱的那种价位,忽然之间要喝炙甘草汤,心里头对钱包里的钞票总是会有一份淡淡的惆怅感。怎么讲呢?

因为炙甘草汤你看啊,它的这个地黄就一斤对不对?折合到我们的现在也有多少啊?乘以零点三零点四左右,十六两除以三也有五两多对不对?

然后煮的时候,要清酒七升,水八升,就是煮的时候要加八碗清酒,清酒就是比较干净、清澈的没有蒸馏过的酒。那就是最接近的就是日本的XX(日文),那日本的XX(日文),大润发那种用酒精掺水做的假酒都一瓶要四百块,那那种最便宜的四百块一瓶的假清酒,也只有两公升而已。那七碗就要用到一点四公升,四百块里面三百块已经飞啦。

所以呢,两百块药钱加三百块酒钱,一天喝这么一帖就花五百块,好痛啊。我就觉得张仲景已经教会我们那么抠的吃药方法,忽然之间这个炙甘草汤好像在钱包上面划出一道大大的伤痕。那这个可是呢,炙甘草汤要用得有效,最好就是用到张仲景这么高的剂量。

你要是用轻了,反而是拖拖摸摸都不见效果。这是一个比较,我觉得要用就开到这么重,不然的话,用起来没什么感觉。当然你不能说一定没有效,就是有的时候,我也有开过炙甘草汤一天科学中药吃三克也有效的。但是那个让人觉得好像是猫到的。你要它确实有效的话,我想还是要药量要放足。

《外臺》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炙甘草汤

主之。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

第12节炙甘草汤主证

那这个炙甘草汤,它的使用呢,我们刚刚看到那个讲义第七页那边就写说,“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而《桂林古本·卷十四》这个地方的定义啊其实定义得是很漂亮啊,这比较是一个完整的肺纤维化的一个症状。

《桂林古本》这边写说,“咳而吐涎沫不止”,就是这个人会咳,然后一直有口水状的痰吐出来。就上次大宇助教有跟大家讲他们在临床上看到的那个什么,矽肺证的人好像就是这个样子,就是吐出来的痰沫痰水很多,可是喉咙却干得不得了的。

所以“咽燥,口渴”,这个相反的症状是肺痿的一个特色。就是吐出来的稀痰很多,可是喉咙很干,用这样的方法来定义它。那因为肺已经没有功能,所以肺里面是干的,那肺里面没有功能,所以这些津液都不能到肺里面就到处乱流。

那你再加一个“脉浮细而数”,一个人阴虚血虚的时候,脉常常是“浮细而数”的,不要说血虚好了,因为血虚的话也有当归补血汤脉啊,那个脉是空空的。所以呢,通常我们脉浮而细而数,那都是阴虚有热的一个基本的脉象。所以有这些这些脉证来定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是肺部非常阴虚啊,他的肺都已经纤维化了。

那这一点就是炙甘草汤在治疗肺痿的最主要的主证,也是最有意义最有效的主证,那至于说讲义的第七页那边,什么“治肺痿,涎唾多”,基本上肺痿本来就是会吐那么多稀痰的,所以这个就是基本症状。

那“心中温温液液”,我觉得“心中温温液液”不是一个很好的辨证点。怎么讲呢?就是中国一般注解是把这个“温温”注解成“悒悒”这个意思,就是胸口闷闷的。然后把这个“液液”注解成“泛泛”的意思,就是这个胸口闷闷的,然后觉得平常过日子的时候觉得恶心恶心的。

那胸口闷闷的,恶心恶心的,再加上如果你的胸口闷闷恶心恶心的感觉加上喉咙很干,然后稀痰很多,你就可以知道是肺痿。可是实际上肺痿最重要的症状是喉咙很干痰很多,而不是胸口恶不恶心、闷不闷。所以这个主证就变成有或没有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就同学这条不要学会也都没有关系,因为《桂林古本》这一条他定义得比较完整。

第13节心律不齐VS脉结代VS脉结促

那另外就是,炙甘草汤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治疗我们一般说的心律不规则。那这个治疗心律不规则的条文呢,在《伤寒》的《太阳下篇》的最后一条。所以以我们这本《桂林古本》来讲的话,是卷八的最后一条。

那这个,同学看一下啊,他写说,“伤寒,脉结促,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这个《桂林古本》这本书,究竟是一个真本,还是一个后人伪做的假书?就是在这种条目上面让人觉得,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怎么讲呢?就是《桂林古本》跟一般宋本《伤寒论》有时候有那种小小的不一样,而那个小小的不一样让人觉得,桂林古本实在是太完美了,然后完美到让人觉得是假的,就是因为它改得太好了。

所以,像这个脉结宋本是写“脉结代”,而这个是写“脉结促”。那像是炙甘草汤治这个肺痿哦,像宋本《金匮》的条文整个是乱七八糟的。可是刚刚我们看到《桂林古本》那个条文,对不对,都是非常完整的肺痿的症状。所以像这种地方就让人觉得,桂林本到底是谁写的啊?

当然我们很多人会希望他就是如同把他丢出来那家人所讲的,是张仲景流传于世间的《伤寒杂病论》是第七版编辑教材,他在家里面编辑到第十二版就是这个《桂林古本》,他死前第十三版还没有编完呢,就是有此传说,但是我们谁也不敢相信。

但是,唯一能够相信的就是,《桂林古本》改的是我们在临床上用起来是更加的合适。所以不管是谁改的,我们都还蛮感谢他的。只是张仲景的书还有人能改,这件事很奇怪哦。所以那个一代高人到底是谁?

这个《伤寒》把“脉结代”改成“脉结促”,到底意义是何在呢?其实我们之前讲到这个结脉、促脉、代脉的时候,我记得在课堂有跟同学大概提过一次了,就是我们这个脉,两个跳动之间好像有点两个跳动扭曲撞成一个跳动,这样子的不规律,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结”了,就是那个脉打结的那种感觉。

所以基本上,心跳有不规律的现象,这个“结”字还算是可以涵括,当然如果你说脉书的话,“结”有更详细的定义哦。当然我们现在所需要知道的还没有那么详细,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含混过去。

那问题就在于什么叫做“代脉”,什么叫做“促脉”,宋本写的是代脉。那这个脉法上面这个心跳不规律的脉,代脉跟促脉都是跳跳跳跳跳,少跳一下,都是中间少一下。

那唯一的不同点呢,是“脉结代”是那个代脉可能是,他的脉并没有跳得比正常人快,也就是以正常的速度在跳着,然后中间有少掉一下这样子。

那促脉就是比正常速度快,快快快快快,断掉一下,但它整只跳得比较快的。那跳得快的脉如果没有少掉一下,我们叫什么?叫“数脉”对不对?那我们都知道,数脉通常是这个人阴虚或者某些情况下是阳虚会发现的脉。那如果你是跳得比较快而少掉一下,其实我们会比较容易知道这个人是心阴虚、血虚,所以我们用炙甘草汤可以治好他。

但是,如果是代脉的话,炙甘草汤能治他的机会就不多了。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代脉是有比较多的可能性的。比如说包括其中有一种说法说,代脉的意思是你的内脏其实有一个脏已经死翘翘了,那你的这个心脏把血打出去,这样打出去打出去打出去,但是因为那个内脏根本就血已经不需要进去了,所以有血在那边堆着,进不去。到最后就会顶回来一下,说这是代脉的成因。

那代脉的成因根本是有死脏,那你在那里滋阴有什么关系?对不对。所以中国人古时候的脉书有些版本就觉得代脉是……把到的话就等死吧。就是你已经有一个脏不行了,就是会把代脉这样看待。所以既然是这样看待代脉的话,你代脉也没有什么理由用炙甘草汤来救了啊。所以改成“脉结促”,临床上是比较正确的,在病机上也比较正确。

《千金翼方》炙甘草汤。

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第14节心脏病VS心跳不规律的几种病机

那这一条呢,我们没有附在讲义上,我们用讲的就好了,就是在《金匮要略》的《虚劳篇》里面也有出现炙甘草汤。那那个是《千金翼》,就是孙思邈的《千金药方》的续集《千金翼方》里面的。

《千金翼方》就讲说,有一种人呢……在《千金翼方》里面把炙甘草汤叫成是说,“一云复脉汤”,所以炙甘草汤现在有另外一个名字称之为复脉汤。

那复脉汤,他怎么说啊?他说,有一个人,“虚劳不足,汗出而闷”,就是这个人呢,很容易流汗,然后很容易发闷,然后“脉结悸”,就是这个人心跳不规律,胸口会觉得……忽然觉得心脏在跳,好像紧一下的感觉。

然后呢,他说“行动如常”,他说那个人就过日子、上班都没问题,他说“不出百日”,他说差不多一百天以内就会出事了,他说“危急者十一日死”,这个“十一日”带有中国人那种五脏推算的那种讲法在里面。

反正就是说这种人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就会忽然之间心脏病发作死掉。那这样的一个状况就是《千金翼方》提到炙甘草汤是治这个东西的。

那么现在在正式进入炙甘草汤这个药味的排列组合之前,我们又要面对到一个问题了,就是为什么这个方子,又能够治疗肺痿,又能够治疗心跳不规律呢?就是好像以系统而论,这两个系统好像并没有很高度的相关性,那心跳不规律跟肺痿到底是怎样的不一样啊?这是一个问题。

那另外还有一个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历代使用炙甘草汤的医生,总的来讲,都会觉得这个方子用起来惊喜很多,失望也很多。就是哎呀,这个人心脏病那么严重啊,怎么样都医不好啊,炙甘草汤一吃就好了,高兴得不得了,有。可是呢,这个人心跳不规律,一把脉,我说没问题,这个东西张仲景有方,炙甘草汤主治,吃下去没效,还是有。

所以这个情况,让这个方用起来有点难用,所以基于这一点,我想我们还是要为它做一个厘清,因为我们还没有教到《胸痹篇》,也就是还没教到张仲景心目中的心脏病,所以呢,有些方子我们还没有学到,这是一点。

那另外呢,就是如果单以炙甘草汤本身来看待它的话,它的有效无效的几个点,我们来说一下。就是说,如果你以“脉结代”而不是“脉结促”来使用它的话,就有希望用错。为什么?因为“脉结促”比较是阴虚脉,对不对?

炙甘草汤是一个非常非常滋阴的药,所以你至少要有阴虚的体质才会适合用它。如果你的心跳不规律是这个胸口区块这个痰饮太多把它压得不规律,那这个跟炙甘草汤一点关系都没有。又或者你的这个心跳不规律是脾阴实,因为人的心脏的瓣膜跟脾胃是同进退的,所以脾阴实也会造成心跳不规律,那个是吃平胃散就会好的。

那这样子的的脾阴实变成的心阴实,这个就跟炙甘草汤没有关系,所以你就找到以“脉结促”或者是其它相关的主证。很多其它相关主证,比如说,眼睛容易干啊,舌苔有裂纹啊,就是那种阴虚的脉证,或者是我们之前讲的麦门冬汤那一群阴虚的脉证你找得到,那你用它会比较有效,这是一点。

那另外呢,就是炙甘草汤你要用呢,就要用足它这个整体,而且要乖乖的照它的煎煮法来做,就是你用它这个生地黄啊,就是晒干的生地黄嘛,这样子用下去的时候呢,你就是要加那么多酒来煮,你不要自己在那边乱七八糟搞.

如果你不加酒煮的话这个汤就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如果你不加酒的话,那个汤变成把你全身的血液凝结的什么寒血汤,就是已经变别的东西。所以这个方呢,那你说为什么要用到那么多,其实用到那么多是有意义的,那这个剂量的问题我们要另外讲。

第15节炙甘草汤VS感冒

另外就是伤寒“脉结促,心动悸”这件事情,它出现在《伤寒论》里面,其实他有在暗示一件事,就是这个人的病跟感冒有一点关系。所以治疗这个肺痿的炙甘草汤,它是地黄一斤,然后大枣三十枚。

可是在《伤寒论》里面的炙甘草汤,地黄是半斤,大枣是十二枚。也就是它的这个滋阴药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而有些医生在临床上面就发现,这个心跳不规律,如果是发生在感冒之后的,用炙甘草汤是特效。

但是如果这个心跳不规律是慢性来的疾病的话,炙甘草汤往往就比较容易没有效。所以换句话来讲就是,用一个现代化的术语来说就是,那个什么病毒性的什么心肌炎之类的,就是风湿性心脏病,就是跟外邪感染进来的心脏病变有关的,炙甘草汤会非常有效,它有一点像是心脏专用的感冒药这种感觉。所以,就是如果你这个心脏的问题是在感冒后,受过风寒之后发生的,什么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这种就特别有效。所以这是它的几个有效没有效的地方。

第16节炙甘草汤剂量VS地黄VS四物汤

那另外就是我们说啊,到底这个汤剂为什么要用得这么重啊?就是地黄要用到一斤或者半斤,大枣要用到三十枚之多,那同学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事情。同学你想想看,如果你得的是这种阴虚的炙甘草汤证,就是那个“脉结促,心动悸”,“心动悸”。

就是你会觉得心跳这样砰通砰通的,觉得心慌慌的,感觉到自己心跳在跳。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已经形成了,也就是你真的是一个炙甘草汤的状况,那请问你的血管是什么样子?

因为这次我忘了先问助教了,所以我不能够用西医的专业的说法来告诉各位说,心跳不规律是什么东西。我不敢,我没办法讲,我只能用非常不科学不精确的中医的象征符号来谈这件事情。

就是说,你想象你的心脏是打出血在你的身体里面走,这是一个河流,对不对?如果有一天你阴虚了,意思就是你太阳太大,把这个河水晒得比较干对不对?那你的血变少了,那你血变少了之后,你的心脏是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好像要更用力的把血赶快打出去,不然血都不会到该去的地方,所以心跳变得比较快是理所当然的嘛,对不对?因为血变得少了。

然后呢,你的血变少了之后,请问各位,一条河是水比较多的时候河床容易淤积泥巴,还是水比较少的时候容易淤啊?我想是比较少的时候比较容易淤吧,就是以你的血管来说的话。所以当你的血比较不够的时候,其实血管比较容易堆一些有的没的,这样子的感觉。

那当你用炙甘草汤的时候,其实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你的整个血液循环系统里面的血液,补充到它的量非常的丰沛,而且血管里面那些塞住的那些不通的地方都要把它打通。那要把血从不够补到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程。

其实现在你如果遇到一个比较严重的贫血患者的话,你要让他血回来,其实没有那么好搞哦。那炙甘草汤里面的地黄用到这么多,其实你也可以看得出来,它这个汤这个方子是一个补血,就是增加骨髓造血机能的一个方子。那这个为什么要用到那么多的地黄?我想我反过来讲,同学会比较容易明白。

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我们都来调月经,调体质的一个方叫做四物汤,都有听过吧?四物汤是当归、川芎、芍药跟地黄这四味药,对不对?那四物汤里面也有地黄啊,放也可能三钱啊对不对?那可是,请问各位,你喝四物汤会不会补血?答案是不太补。

那四物汤它可以帮你调血,它这个地黄虽然有补血的效果,可是在当归,川芎这种行血的效用之下,就是把血要耗掉一些了。所以消长之间它不会有很明显的补血效果。但是以长程来看,四物汤能不能补血?可以。

怎么讲呢,就是如果你四物汤每天一帖,喝到三个月以上,那它已经累积了足够的地黄,那你三个月以后,你的骨髓会开始变得比较会造血。当然你还要继续再接再厉的吃,再吃个半年,那血就会慢慢的多起来。也就是已经是有当归有地黄的四物汤了,它的补血效果就只有这样而已,就是沥沥拉拉的,你知道吗?

那号称是天下补血第一方的炙甘草汤怎们能那么弱呢,对不对?所以当然就是下得很猛很猛啊,所以这也有一点点不得已。至于你说,哦,炙甘草汤一帖里面地黄就用到现代的剂量的五两之多,这个好吓人啊。那个五两还一天分三碗喝,有什么吓人的?傅青主、陈士铎的方五两一碗就喝下去啦。

所以,五两地黄,就是用地黄嘛张景岳用的很……常常在药里面用地黄,就是他的外号叫“张熟地”嘛,张介宾张景岳。那可是张景岳用地黄呢,他还是在一些基本盘里面用地黄。那你到了傅青主、陈士铎,那地黄绝对用到你会呆掉,就是可以这样用的。就是因为他好像,他好像就觉得说,那种老太太是用来上楼翻跟头用的,就是那种,那种很奇怪的用法。

所以要学会地黄的那种奇特的用法的话,自己去看什么陈士铎的什么《石室秘录》啊,什么傅青主的《傅青主男女科》,你会学到很多地黄的奇怪用法,那可恶的是都还蛮有效的。所以呢,这是一个用炙甘草汤的不得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