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 年5月5日是第23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揭开哮喘的误区(UncoveringAsthmaMisconceptions)。呼吁大家采取行动,解决普遍存在关于哮喘的“谬论”及“误解”。 据调查,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4.2%,患病人数达到万。在我国,哮喘已经成为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诊断率、治疗率均较低,这警示哮喘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亟待加强。很多患者对哮喘的认识存在误区,影响哮喘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 哮喘常见误区 ★ 01 误区 期望值过高,追求“根治” 哮喘的实质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规范治疗,长期坚持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绝大多数哮喘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控制。虽然哮喘目前尚无根治的特效药,但是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哮喘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02 误区 哮喘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 很多哮喘患者平时只注意对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症状一旦缓解或者消失,就误判为治愈而停止继续药物治疗,结果造成了哮喘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哮喘急性发作期使用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如果擅自停药,炎症会进一步加重,气道和肺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损害,严重者还会发展成慢阻肺、肺心病甚至是呼吸衰竭,而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哮喘急性期发作症状被控制住后,还需要规范长期的维持治疗。哮喘治疗,贵在规范,切勿自行停药。 03 误区 使用激素对身体不好,会有依赖 我国哮喘患者只有5.6%接受了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很多人谈激素色变,不管是吸入、口服、静脉输入激素类药物。认为激素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时间长了,就离不开激素了,会产生依赖,不使用激素治疗就无效,这也是哮喘认知的误区。实际情况是科学规范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关键的环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哮喘最前沿药物之一。 04 误区 肺功能正常一次就好了,多做没必要 有人认为做完一次肺功能就不需要再重复做了,这是一种误区。肺功能检查在哮喘的诊断中是最有价值的指标,也是金标准,它不仅对于哮喘的诊断与评估很有价值,也是医生在治疗时判断疾病严重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等。哮喘患者在发生病情变化时需要进行肺功能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05 误区 哮喘患者偶有咳嗽和气喘,不用重视 临床上很多哮喘患者有咳嗽、气喘的症状,不影响生活,就常常忽略,讳病忌医,导致病情经常反复,其实出现上述情况往往就是提示哮喘没有被控制。如果不经过规范的治疗,慢性的炎症会导致肺部、气管、支气管结构破坏,造成永久性的肺功能损害。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总有因哮喘急性发作而导致丧失生命的案例。哮喘中重度急性发作,医院就诊,重度和危重哮喘急性发作则需住院治疗,遵从医嘱。 06 误区 哮喘病人肺功能不好,不能参加运动 经常有些哮喘患儿家长到门诊要求开证明小孩不能运动不上体育课。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间,患者由于气道痉挛、呼吸不畅,是不适合运动的。还有极少部分患者是特殊的运动性哮喘,这种病是在运动时诱发哮喘的发作。但这不代表着患者一直不能运动。如果哮喘病情控制好,无论是普通哮喘还是运动性哮喘患者都是可以参加运动锻炼的。 07 误区 吸烟和过敏无关,不影响哮喘 出生前或出生后烟草暴露会使小孩在儿童期出现哮喘样症状的风险增加,而且母亲妊娠期吸烟会影响小孩的肺发育。对于哮喘患者,吸烟会加重肺功能的恶化,而且会减弱吸入激素的治疗效果,降低哮喘控制的可能。同时吸烟或以前有吸烟史的哮喘病人比没有吸烟的哮喘病人更容易出现频繁发作。因此,哮喘病人应该戒烟,如果自己戒烟有困难,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08 误区 哮喘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不能预防 哮喘是典型的环境与机体交互影响的疾病,个体的遗传因素确实会影响哮喘的发病,但并不是不能预防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预防哮喘吧。 饮食与营养 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证据显示,母亲孕期摄入常见过敏性食物(如花生、牛奶、小麦等)、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减少子女哮喘的发生,而母亲孕期肥胖、吸烟则会增加子女患哮喘的风险。出生后母乳喂养、婴儿补充益生元会减少婴幼儿喘息的发生。 环境暴露 对有哮喘风险的儿童,环境潮湿、霉菌和霉菌气味均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吸烟或二手烟、室外空气污染等同样也会增加哮喘的风险。 药物 研究发现孕期和婴幼儿期使用抗生素与哮喘患病风险增高有关,乙酰氨基酚使用也与成人和儿童哮喘相关。但患有过敏性疾病的父母生育前接受脱敏治疗则可能会减少其子女患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对于已经诊断的哮喘患者,避免过敏原的接触、呼吸道感染、有害气体暴露则可以避免哮喘的发作。因此说,哮喘是可以控制可以预防的。 医院 ★ 呼吸内科 ★ 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梯队,技术力量雄厚。作为全国慢性气道管理示范单位,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与中国哮喘联盟合作,开设哮喘门诊、慢阻肺门诊等专业特色门诊,通过开展了支气管激发试验、一氧化氮呼气(FeNO)测定、诱导痰嗜酸性细胞计数、定量型变应原检测等多项工作,极大提高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确诊率。同时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林江涛教授、济医附院姜鲁宁主任医师定期来院坐诊、教学查房及学术交流。 呼吸科所有医务人员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室-3815339- ★ 专家简介 ★ 郭景东 ★ 主任医师 ★ 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济宁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东变态反应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预防学会呼吸分会呼吸康复及肺功能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诊断学分会委员,山东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委员会委员。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等的诊治及管理,呼吸慢病的康复,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炎、肺癌、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重症、疑难病例的诊治,精通支气管镜下治疗。 谷莉莉 ★ 副主任医师 ★ 呼吸内科副主任。济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支气管病及介入肺脏病学会会员。医院进修呼吸内科,医院进修支气管镜的介入治疗。 从事内科医疗工作近20年,在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慢性咳嗽、哮喘、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支气管镜的检查及相关治疗。 丁超 ★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哮喘学组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防治分会委员,济宁医学会内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宁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品质管理联盟理事。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呼吸危重症抢救方面经验丰富,在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及肺部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和管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阅读 ★连续手术16个小时!一张凌晨三点的合照燃爆朋友圈 ★免费!“两癌”筛查开始啦! ★三台手术同开展,手足外科通宵达旦急救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