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先天的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95387.html 众所周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携带EGFR、ALK、ROS1等基因变异。为了帮助大家对基因突变及相关靶向药物选择有更深入的了解,小编汇总了NSCLC患者EGFR基因少见突变、共突变以及耐药突变20问答。 Q1: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 主要有哪些少见突变? 在NSCLC中,有报道约12%的EGFR突变为少见突变(也称罕见突变,非经典突变),包括20外显子插入、GX、LX、SI/V等。(图1、2) (图1) SeminCancerBiol.Apr;61:–. (图2)JThoracOncolDec14Q2:EGFR18/21外显子少见/复合突变 可考虑什么靶药? 年1月15日,美国FDA正式批准扩大Afatinib(Gilotrif,阿法替尼)的一线适应症范围,用于肿瘤具有非耐药性罕见EGFR突变(LQ、GX和/或SI)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II期临床研究显示77.8%的LQ突变患者对奥希替尼有部分反应,提示奥希替尼可能为LQ突变患者的治疗选择。下图是关于EGFR18、21号外显子少见突变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图3)(图3)SeminCancerBiol.Apr;61:–.Q3:EGFR20外显子少见/复合突变 可考虑什么靶药? 临床研究显示,EGFR抑制剂对不同类型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对一代和二代EGFR抑制剂耐药,应答率在0%-27%之间,正处于临床开发中的新型EGFR抑制剂如波齐替尼poziotinib、TAK-和Tarloxotinib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注意的是A_YinsFQEA插入突变是例外,研究显示其对一代EGFR抑制剂的敏感性与经典EGFR突变类似。 二代EGFR阿法替尼对SI突变疗效较好,并获得了FDA的批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数据中8例SI突变患者有7例携带有GX或LR的复合突变。(图4) (图4) SeminCancerBiol.Apr;61:–.Q4:EGFR19外显子插入突变 可考虑什么靶药? EGFR外显子19插入突变大约占NSCLC中外显子19变异的2%和所有EGFR突变的1%。目前研究数据有限,初步数据表明EGFR外显子19插入对EGFR抑制剂敏感,但是响应的持久性差异较大,仍需要更大研究队列的数据确定选择哪种EGFR抑制剂获益更佳。(图5)(图5)SeminCancerBiol.Apr;61:–. Q5:针对不同的EGFR突变位点, 如何选择靶药? 如图6所示,针对每个外显子区域的不同突变类型,我们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的推荐药物。黄色代表阿法替尼或者奥希替尼,深蓝色代表任何EGFR-TKI均可使用,绿色代表仅推荐奥希替尼,浅蓝色代表仅推荐阿法替尼,红色代表其他特异性TKI。(图6) (图6) JThoracOncolDec14PMID: Q6:如果碰到没见过的EGFR少见突变, 该不该用靶向药物? EGFR少见突变种类众多,对不同药物疗效差异较大(切记不是所有EGFR基因上的突变均对EGFR-TKI靶药敏感),因此用药前可查询相关数据库或文献,参考临床证据后方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里我们也提供三个常用的数据库。(图7)(图7)Q7:EGFR少见突变符合 医保报销条件吗? 在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中规定:特定条件下,埃克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厄洛替尼等多种药物,属于医保报销范畴。(图8)另外在江苏省新特药操作指引中提到:EGFR基因敏感突变是指EGFR19号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R以及18外显子的GX、EX、LQ、SI等敏感突变位点。(图8)Q8:同是EGFR敏感突变,为何 用药效果大相径庭? 目前广为应用的NGS技术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到NSCLC样本中各种突变信息及共突变的情况。许多研究表明,EGFR并发基因变异可潜在影响TKI疗效,能够部分解释为什么同为EGFR敏感突变,对EGFR-TKI治疗疗效有所差异。(图9) (图9) FrontOncol;10PMID:Q9:EGFR/TP53共突变 可考虑什么治疗方案? TP53为NSCLC患者EGFR突变的常见共突变,发生频率约55-65%,该突变类型与EGFR-TKI疗效较差有关,对联合治疗可能敏感;(图11) 在RELAY研究中,雷莫芦单抗联合厄洛替尼一线治疗与单独厄洛替尼治疗相比,EGFR突变型mNSCLC患者具有更好的PFS获益(19.4vs.12.4个月)。在伴有TP53突变的EGFR突变(19del/LR)患者中可观察到显著的PFS获益;在ALTER-L研究中,安罗替尼联合埃克替尼对于先前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14例TP53突变患者的ORR为78.5%,DCR为%;在ACTIVEIII期研究中,阿帕替尼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激活突变的患者表现出更优的PFS,携带TP53外显子8突变的患者则明显受益于该联合方案(HR0.24)。(图10)FrontOncol;10PMID: Q10:EGFR/PIK3CA或EGFR/PTEN共突变 可考虑什么治疗方案? 约3.5%的EGFR突变阳性患者中检测到PIK3CA突变。关于EGFR/PIK3CA共突变的研究样本数量有限且结果不一致,需要更大队列的研究。目前有学者认为合并PIK3CA突变不影响临床是否选择EGFR-TKI治疗的决策;超过40%的NSCLC患者中存在PTEN缺失,且与不良的临床结局相关。PTEN缺失(HR,4.29)和低PTEN蛋白表达(HR,1.96)均为接受EGFR-TKIs后PFS缩短的独立预测因子。PTEN突变在NSCLC中很少见(占腺癌的2–5%),为EGFR-TKI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虽然有文献报道关于EGFR-TKIs对合并PTEN变异的患者疗效不佳,然而这些发现是否影响临床选择EGFR-TKI治疗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图11)(图11)FrontOncol;10PMID: Q11:EGFR合并驱动基因变异(ALK/KRAS/ROS1/MET) 可考虑什么治疗方案? EGFR/ALK共变异患者应用EGFR-TKI和ALK-TKI哪个更有效,可能取决于相关基因变异的水平,两种TKI组合也可能为合理的选择,但研究患者数量有限,无法确定最佳治疗策略。 EGFR/KRAS共突变患者对EGFR-TKIs疗效的研究出现矛盾的结果。总体表明EGFR-TKI可应用于该类患者。通过评估EGFR和KRAS突变丰度可能更好地筛选哪些患者将受益于EGFR-TKI治疗。 EGFR伴ROS1重排极为罕见(发生率<1%)。尽管数据有限,但推荐EGFR-TKI作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是合理的,而克唑替尼作为EGFR-TKI进展后的二线治疗可能更有效。 EGFR突变伴MET扩增与NSCLC患者原发性TKI耐药的关系尚不明确,主要原因是研究数量有限,不同研究评估标准不同。MET抑制剂单药与EGFR-TKIs联合似乎是该类患者的潜在治疗策略,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图12)(图12)FrontOncol;10PMID: Q12:EGFR合并BIM缺失多态性对 EGFR-TKI疗效有影响吗?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团队发现在CTONG和GLCI队列中,晚期NSCLCBIM缺失多态性的频率分别为11.3%和17.0%,与任何临床或病理因素无关。BIM缺失的存在与NSCLC患者对一代、二代和三代EGFR-TKIs的反应减弱无关。影响EGFR-TKIs应答的因素是伴随的遗传改变,而不是BIM缺失。(图13) (图13) ClinTranslMedJan;(1) Q13:据报道EGFR合并的基因变异(共突变) 都有哪些? 以下列举了EGFR合并的基因变异(共突变)类型:(图14、15)(图14)(图15) JThoracDisMay;(5)PMID: Q14:不是EGFR突变而是扩增,是否可 一线选择EGFR-TKI靶药? 权威诊疗指南并未推荐EGFR扩增作为TKIs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很多相关的疗效预测研究显示出不一致的结果。因此在具有EGFR突变野生型的晚期NSCLC中,EGFR扩增对TKIs疗法应答的潜在预测价值尚有争议。尽管如此,有学者认为EGRF-TKIs仍为该类患者可能的治疗选择。(图16、17)(图16)(图17)Q15:一/二代EGFR-TKI的获得性 耐药突变有哪些? EGFR获得性耐药突变如下图(图18)所示。 (图18) FrontOncol;10PMID:Q16:三代EGFR-TKI在一线/二线治疗中的 获得性耐药突变有哪些? 三代EGFR-TKI在一线/二线治疗中的获得性耐药突变分别如下图(图19)所示。 (图19) FrontOncol;10PMID: Q17:针对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机制的 应对策略主要有哪些? 针对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机制的应对策略如下图(图20)所示。(注:通过查阅文献列举奥希替尼的主要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一些罕见或不明确的突变情况未列出。)(图20)FrontOncol;10PMID:Q18:EGFR敏感突变/TM/CS共突变 可考虑什么治疗方案? 我国学者研究显示Brigatinib(布格替尼,AP)联合西妥昔单抗(爱必妥)治疗EGFR、TM和CS三重突变的NSCLC患者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图21) (图21) JThoracOncol08;(8) Q19:经治的EGFR少见突变患者 可以考虑免疫治疗吗? 有小样本研究报道EGFR少见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是相关的疗效预测指标并不明确,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图22) (图22) Q20:EGFR突变伴PD-L1高表达的患者, 可选择一线免疫治疗吗?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提到抗PD-1/PD-L1免疫单药治疗在EGFR/ALK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疗效有限。EGFR/ALK阳性的患者,尽管PD-L1表达水平可能较高,但单药免疫治疗疗效不佳。对于免疫联合治疗,IMpower研究入组了EGFR及ALK突变阳性的患者,提示阿替利珠单抗+化疗+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相比阿替利珠单抗+化疗或化疗+贝伐珠单抗都有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达71%,中位PFS达10.2个月,中位OS超过25个月;既往接受过EGFR-TKI靶向治疗的患者仍能从四药联合治疗中获益。FDA于年12月批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紫杉醇+卡铂用于无EGFR及ALK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但未批准用于EGFR-TKI耐药后患者的后线治疗;欧盟年3月也批准了这一4药的联合方案,包括作为EGFR-TKI耐药后患者的后线治疗,但这一方案在EGFR突变患者中的应用前景,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的数据。(图23) (图23) FrontOncol;10PMID: 往期推荐 ●从胸部肿瘤科医生的视角看:肺癌诊断性基因检测的需求 ●喜讯 绘真医学满分通过美国CAP权威室间质评(NGSST-B) ●脑胶质瘤基因检测的常见问答 ●快讯 FDA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绘真医学坐落于美丽的金鸡湖畔,处于被称为中国“生物硅谷”的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中心,依托国外顶尖学府归国科学家团队建立起先进的检测与研发平台,配备有国际顶级的软硬件设施、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旗下设立苏州绘真医学检验实验室与北京昌科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苏州和北京分别拥有平米和平米的临床检测与研发大楼、百余名检测研发人员及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全面开展肿瘤、感染性疾病、遗传及代谢性疾病检测,与卫生、医院开展广泛合作。 我司具有临床基因扩增资质、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拥有国外顶尖学府原研专利授权及国外授权专利共计6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23项,合计国内授权专利46项,申请受理中专利84项,并在年以满分成绩通过卫健委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使命:“智慧赋予希望”! 愿景:“描绘本真,健康护航”! 更多产品,欢迎点击绘真医学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