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烜教授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诊治进展

时间:2016-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讲者:医院风湿免疫科张烜教授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CTD-ILD)的诊断需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胸相、高分辨率CT、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超声心动图等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血清学指标,包括:

(1)自身抗体。如ANA荧光表型,在系统性硬化症中抗着丝点抗体、抗SCL-70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抗CCP抗体,在肌炎中抗合成酶抗体等;

(2)其他血清学标志物如KL-6、CXCL4等。前者与SSc皮肤硬化程度相关,且无论在IIP还是CTD-ILD都是ILD死亡的强预测指标。

CTD-ILD的治疗研究主要靶点聚焦在:(1)抗炎和免疫调控;(2)上皮;(3)血管再生;(4)纤维增殖。在SLE/pSS、PM/DM等CTD早期活动期,ILD可逆因素高,主张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年Tashkin等人SLS研究对于SSc可考虑与环磷酰胺治疗,此外对于SSc等ILD病变有纤维化患者,可考虑应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因为目前没有任何药物经FDA或CFDA批准治疗CTD-ILD,而CTD-ILD与IID具有一些共同发病机制,因此在CTD-ILD治疗可以借鉴IID治疗研究进展。

年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领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三项重要的Ⅲ期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1)与安慰剂相比,N-乙酰半胱氨酸不能延缓轻至中度肺功能受损的IPF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下降。未提供支持NAC用于IPF治疗的证据;

(2)吡非尼酮治疗显著减少轻-中度肺功能损伤IPF患者的FVC下降;减少IPF患者6min步行距离下降的幅度;延长IPF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减少IPF患者的病死率;

(3)Nintedanib减少FVC的下降;使用Nintedanib首次急性加重的时间,较安慰剂明显获益。因此年10月15日,美国FDA同时批准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上市治疗IPF。

此外也有一些临床研究和临床前期研究提示或支持他克莫司、沙利度胺对CTD-ILD治疗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