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生命时报 清华大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牟向东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严重者还会因呼吸衰竭、肺心病而死亡。慢阻肺发生时,可存在一个或多个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憋喘,而疾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慢阻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吸烟,接触职业粉尘、大气污染、室内污染、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诱发。 健康指导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者戒烟,不吸烟者避免接触二手烟,不饮酒; 烧柴草、煤炭、木炭做饭时,注意通风,改善排烟设施; 接触烟雾、粉尘及刺激性气体的职业,应注意劳动防护,雾霾天外出要戴口罩; 注意保暖和通风,避免呼吸道感染; 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避免吃得过饱,少吃容易导致腹胀的食品; 消瘦者注意补充蛋类、瘦肉等优质蛋白; 如无禁忌证(如心衰、肾衰竭等),尽量保证水分摄入,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可进行散步、慢跑等活动,以不引起明显呼吸困难为宜。 ●治疗与康复 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不可随意停药; 治疗的主要药物是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 患医院进行肺功能等检查,了解病情进展; 平时可进行科学的呼吸运动,改善通气功能:1.腹式呼吸,采用卧位、坐位或立位练习,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每次10~15分钟,每日2~3 次或更多;2.缩唇呼吸,闭口经鼻吸气,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秒,使肺内气体尽量呼出。 ●急症处理 1.急性加重: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或喘憋症状加重时,减少活动,尽快就医,严重者拨打急救电话; 2.并发症: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嘴唇发紫、腿肿、腹胀、食欲差、胸痛、头晕、头疼或昏迷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