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得了慢阻肺不要慌,听听鸡西市中医

时间:2021-9-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鸡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慢阻肺的现状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写“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全球30岁以上成人中,患病率近12%。因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疗的患者,长期预后不佳,5年病死率约50%。重度慢阻肺疾病,多伴有慢性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因反复多次急性发作,呼吸肌、外周骨骼肌无力,运动耐量差,以致生活不能自理。有效控制慢阻肺的症状和急性发作的频率,是其治疗的关键。

2.慢阻肺的病因

慢阻肺的主要病因包括吸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气道高反应性等。相关研究表明,高达50%男性吸烟者,会发展为慢阻肺,而女性患病因素多与做饭时的空气污染有关。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加之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因素影响,室外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对支气管粘膜刺激不断增强,进一步增加了慢阻肺的发病率。

3.慢阻肺的表现

慢阻肺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喘促、呼吸困难等。其咳嗽多以晨间明显,早期咳痰多为白色粘液或泡沫样痰,急性发作时痰量明显增多,可为脓性痰,喘促、呼吸困难早期多在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至在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作。

4.慢阻肺的诊断

慢阻肺发病隐匿,早期表现与感冒相似,易于忽视,往往确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是最经济、准确的方法,对病情评估、治疗预后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患者没有创伤,结果稳定可靠。对家族中已有慢阻肺确诊、本人有慢性咳嗽咳痰者,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医院肺病科引进的国内先进的FGC-A+肺功能测试仪,对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慢阻肺的危害

慢阻肺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反复发作,使得炎症不断刺激气道,导致气道壁不断增厚,最终导致气道阻塞。除对呼吸系统损伤外,还会对其他脏器造成影响,最终因呼吸衰竭及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

6.慢阻肺的治疗

慢阻肺作为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及时合理的治疗,同时稳定期也需要长期规范化的慢病管理。其治疗就像一场考验毅力和耐力的马拉松,根据GOLD(慢阻肺全球倡议),慢阻肺主要治疗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包括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与改善生活状态;降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如预防进展、防治急性加重与降低死亡率。

非药物干预,如戒烟、减少污染空气暴露等,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重要对措施。

氧疗在慢阻肺的应用上历史悠久,是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慢性持续性低氧症状,并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长期家庭氧疗是慢阻肺稳定期低氧血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症状发作时用药,缓解后随即停药”是目前多数患者对慢阻肺治疗存在的误区,从而使得慢阻肺反复发作。相比口服药物而言,吸入性药物是慢阻肺的主要治疗药物,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起效迅速,对全身的不良反应更小,尤其对已经存在喘促、呼吸困难的患者,吸入剂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7.得了慢阻肺,先别慌

首先应接受健康教育,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了解病变及相应治疗;其次要戒烟、避免环境污染,这是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密切监测咳、痰、喘的变化,对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病情稳定时,吸入药物不能停;定期监测肺功能及血气,发现有右心衰竭及呼吸衰竭时,及早入院治疗;中医可通过调补肺脾肾,有效提高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不仅能够止咳化痰平喘,还能调理全身。

指导专家

孙龙全肺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擅长诊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不明原因慢性咳嗽、肺心病及支气管扩张,肺栓塞、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

胡振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擅长诊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间质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心病及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

切实抓好重大疾病防治

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