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想问医生的15个肺部疾病问题,都在这

时间:2020-11-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pf/a_5727229.html

何谓便民就医系列?

我们希望,当病魔来袭时,您感到的不是恐惧绝望;医院大门的瞬间,您不会不六神无主;对于疾病,您更不会茫然无知。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便民就医指引》系列图书精彩内容摘选,为您奉上一份有温度的陪伴。

怎样判断肺小结节的“好”与“坏”?

肿瘤标记物高就一定是肿瘤吗?

肺小结节需要手术吗?

我适合做射频消融吗?

……

关于肺部疾病,您或许有很多问题想问医生,但几分钟的门诊并不能解决您所有疑惑。本章特别梳理了15个对于肺部疾病常见问题,您想问医生的那些事儿,我们在这细细讲给您听。

1患者住院治疗流程

图1医院胸外科患者住院治疗流程

2常见问题解答

2.1体检发现肺小结节应该怎么办?

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有肺部小结节。当被告知有肺部小结节后,很多人非常紧张、焦虑。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肺部小结节有很多可能性,包括陈旧疾病形成的肉芽肿、活动性或陈旧性结核、各种炎性结节、肺良性肿瘤,甚至异物、外伤瘢痕等等,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恶性肿瘤。因此,发现了肺部小结节,医院的胸外科、呼吸科或放射科就诊,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要相信网络信息。

在就诊时,需要带齐检查资料,主要是CT影像片和报告,专科医生在判断分析后,一般会给出下列几种建议:

1手术;

2定期观察,即每过一段时间复查CT;

3问题不大,无须特殊处理;

4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复查CT;

5进一步检查,包括PET-CT或穿刺等。

具体给出哪种建议,医生需要根据CT上面小结节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大小、数量、密度、有无毛刺、空泡、分叶、钙化,以及与血管、胸膜的关系,等等专业因素;另外,小结节的发现过程、时间,以及血液等其他检查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某些情况下,医生还有可能给出两种以上的建议供患者及家属选择。

2.2怎样判断肺小结节的“好”与“坏”?

患者就医最关心的就是肺小结节的“好”与“坏”,那么究竟如何判断呢?其实医生需要依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根据CT上面小结节的具体情况,包括大小、数量、密度、有无毛刺、空泡、分叶、钙化,以及与血管、胸膜的关系,等等,同时还要了解小结节的发现过程、时间,以及血液等其他检查的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从而确定小结节是“好”还是“坏”。因此,对于小结节的判断是很专业、很复杂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常常不能完全确定小结节的性质,往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甚至病理切片才能最终确定。因此,我们不建议患者和家属自己进行判断,医院的胸外科、呼吸科或放射科就诊,由专业医生来进行判断;医生即使有时不能判定小结节的性质,也会给出下一步的处理意见,而这些意见都是有依据的,包括国际国内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以及各种文献和临床经验。

2.3肺小结节都需要手术吗?

当然不是。如前所述,医生可能给出各种建议,这些建议就是处理小结节的方法,包括手术、定期观察(即每过一段时间复查CT)、无须特殊处理、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复查CT、进一步检查(包括PET-CT或穿刺),等等,手术只是其中一种。到底应该如何处理,需要根据各种资料综合判断。

2.4为什么有的肺小结节每6个月复查,有的是每一年复查?

这是依据目前国际国内的诊疗指南,以及专科医生的临床经验而定的,根据小结节情况的不同,有些需要半年复查,有些需要一年复查。主要依据的指标包括:3个月(一般第1次复查是在3个月)复查时应仔细观察小结节的变化情况、大小、实性成分、部位、患者个人状况等。复查间隔过于频繁或过长都是不可取的。

2.5为什么体检应该做CT而不是照胸片?

首先,CT的分辨率比胸片高很多,而且随着设备的改进,其分辨率越来越高,所以很小或者密度很低的肺结节在胸片上是看不到的。其次,在胸片上,肺的某些部位被心脏、膈肌、脊柱等结构所遮挡,无法看到或不易看清,而CT则能够看清肺的所有部分。因此,目前针对肺小结节的查体推荐的是CT而不是照胸片(图2)。

图2CT检查

2.6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做肺穿刺活检?

(1)有些患者在手术前通过影像学资料很难判断其肺肿物的良恶性,且手术局部切除困难较大,则可以在术前行肺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再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2)有些患者虽然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已为晚期,无法手术治疗,但缺少病理资料,肺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病理,指导后续治疗。

(3)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肺内出现单一新发病灶,可行肺穿刺活检鉴别其是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指导下一步治疗。

2.7什么是射频消融?哪些患者适合做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术是针对原发和转移性肺癌有效治疗的新技术,它具有创伤轻微、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可重复进行等优势。射频消融术的原理是通过高热,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彻底失去活性和转移潜能。该技术适合于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及各种肿瘤导致的单发肺部转移病灶的患者。

2.8肿瘤标记物高就一定是肿瘤吗?

通常只要是某种细胞生长得快,肿瘤标记物就会升高。肝炎、甲亢和发热等疾病由于其发病特点,有时也会引起肿瘤标记物升高。因此肿瘤标记物的升高不能就说是患了肿瘤,其他疾病也可以使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没有那么大,通常不超过2倍的正常值。严格讲,单一的肿瘤标记物增高是不能诊断任何一种肿瘤的。临床上医生们通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诊断以及影像学证据。所以体检时发现一种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不用过于紧张,需要完善其他检查。如无异常仅需每年正常体检观察肿瘤标记物变化即可。

2.9肺手术有哪些方式?

(1)肺楔形切除术(图3):通过局部切除的方式切除肿物,最大程度保留肺组织。通常用于位于肺周边的肺良性肿物的切除,早期肺癌的治疗,以及无法耐受肺叶切除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有些肺肿瘤虽然很小,但位于肺实质内靠近肺门,因此也无法进行楔形切除。

图3肺楔形切除示意图

(2)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切除病变所在肺叶,并清扫同侧纵隔淋巴结。通常用于肺癌的治疗。

(3)肺段切除术(图4~图5):切除肿物所在肺段。尽量保留肺功能,主要用于无法耐受肺叶切除的肿瘤患者的治疗。

(4)全肺切除(图6):部分较大的中心型肺肿瘤,或者病变同时侵犯一侧肺的上下肺叶,需要切除一侧全部肺组织。

图4肺段解剖示意图

图5肺段切除示意图

图6全肺切除示意图

2.10肺手术后为什么总是咳嗽、伤口及周围隐痛、麻木?

肺部手术术中需要对肺组织及支气管进行切割,并清扫纵隔淋巴结,这些操作都有可能是术后患者产生咳嗽的原因,为了把肿瘤切除干净,手术中还须要进行一些神经的显露、探查或切断。为了减少渗血渗液,也可能进行电凝或缝合止血,或者在手术结束时放一些止血材料在肺门和纵隔的创面上。所有这些操作都导致手术侧胸腔内肺、肺门、纵隔结构改变,造成呼吸时气管、支气管系统内的气体流体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这就会对气管支气管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发咳嗽。因此,肺癌患者出院后一段时间内咳嗽大多数是正常现象。

也有少数肺手术后的患者出院时肺里还有些痰没咳干净的、有轻微肺部炎症也可以引起咳嗽。当出现体温升高时,那就须要通过使用抗生素和化痰药物来治疗,促使咳嗽好转。

也有一些患者的咳嗽原因可能由于胸腔内积液以及积气导致肺膨胀不全所致。此类患者通常出现午后低热症状,往往止咳化痰药物无法控制。如患者出院后出现持续性低热,时间超过3天,我们通常建议门诊复查胸部X线,排除胸腔积液及气胸的可能。

对于术后慢性咳嗽,在排除其他外科并发症的情况下,我们建议进行中医辅助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胸部手术,即使是胸腔镜微创手术,也都要进入胸腔操作,所以无论切口大小,都要切开胸壁全层,深入胸腔,这一切开的过程必然要损伤肋间神经的小分支;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很缓慢,所以手术后伤口及周围会长时间感觉轻度的隐痛、麻木,这是所有胸部手术都有的问题,对身体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患者不必为此过于担心。

2.11什么是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螺旋CT(LDCT)是指基于能够检测到肺部小结节的最低扫描范围和放射浓度的CT检查技术,也就是用很小的X线剂量达到普通CT同样的效果。低剂量螺旋CT目前被推荐为肺癌筛查的标准手段,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明: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降低20%的肺癌病死率。

有以下高危因素者,应接受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

1长期吸烟,烟龄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以上者,或有被动吸烟的家庭成员;

2年龄在40岁以上者,伴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丝、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

3有家族性的肿瘤史特别是肺癌遗传史者;或有过肿瘤病史者;

4有肺部结节,特别是大小在1cm以上,或伴有毛刺样、分叶状或毛玻璃样改变者;

5有肺结核病史、特别是有结核瘢痕者;

6有职业致癌因子接触史,如工作环境中有石棉、无机砷化合物、煤烟、焦油、石油中的多环芳烃,以及长期受到厨房油烟污染、室内烧香和煤烟污染。

2.12为什么很多肺部疾病需要做气管镜?

人的气管向下分出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等,恰似一棵倒立的大树,也称支气管树,细支气管终末端为肺泡,形如葡萄串。支气管树、肺泡与周围伴行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肺。所以气管和支气管是我们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气管镜的检查,来反映肺部病变的情况。

气管镜检查(图7)是将细长的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气管镜的头端多有摄像头,可将气管和支气管内的情况投影到屏幕,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病变。根据患者病情及镜下观察到的病变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支气管灌洗、黏膜刷检、病灶活检、经支气管透壁肺活检及针吸活检等。大多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难以确定致病菌的肺部感染需要通过气管镜检查来确诊。

图7气管镜检查

2.13无痛气管镜真的无痛吗?

目前,医院在气管镜检查时仍采用传统的局部麻醉方法,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检查,当气管镜进入声门及声门以下气管时,患者容易出现咳嗽、憋气、恶心等不适感。有咽部慢性炎症的患者,黏膜表面麻醉的效果常不满意。患者更是普遍存在情绪紧张或恐惧心理,导致其不愿接受检查或在检查中不能很好配合,尤其是一些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或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医生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断操作。

目前临床上已经广泛开展了一种更加有效、安全且痛苦少的气管镜检查方法,这就是无痛气管镜,患者轻轻松松无任何痛苦就能完成气管镜检查。无痛气管镜检查其实就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气管镜检查,由内镜医生和麻醉医生配合共同完成的。麻醉医生根据检查要求及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和静脉麻醉药,并监测手术的安全性。气管镜检查时应用的静脉麻醉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及短时记忆缺失的作用,停药后患者可很快清醒。无痛气管镜适用各年龄段的患者,除经支气管肺活检以外(需患者清醒配合),基本上所有需气管镜的检查都可适用。

2.14肺部疾病为何手术以前还要做腹部B超和脑部磁共振检查?

一方面是由于脑和一些腹腔脏器(肾上腺、肝脏)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术前需要通过相应的检查来明确有无转移病灶,以此作为决定能否手术以及制定具体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大多数肺部手术都属于大手术,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全身麻醉和手术操作,对患者的身体,特别是肝肾这样的重要脏器以及脑血管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因此,胸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在术前需要相应的检查结果来综合评价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安全性。

2.15为什么手术前医生让我停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人需要口服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有些患者心脏放置了支架,术后也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来防止术后血栓形成。但是,这些患者如果需要接受外科手术,就必须要停药。因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导致术后大出血、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主要作用是抗凝血,这类药物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而这种对血小板抑制作用是永久、不可逆转的。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平均寿命7~14天,即经过7~14天,全身的血小板才会更新一遍。因此,术前抗凝药物的停药时间至少为5天,最好7天以上,以免引起出血倾向。

相关预告

纵隔肿物

气胸

气胸未耽误高考

没有您想看的内容?

滑动下方《便民就医》目录,

留言给我们,让我们为您插播连载

相关链接

告别迷茫,看病可以如此简单!

《医院胸外科便民就医指引》正式面世有指引,更有温度——李辉为《医院胸外科便民就医指引》作序朝阳便民就医

咳了40多年,好了!

看医生前你或许想知道这些:肺良性肿瘤篇

作者介绍:

名誉主编:侯生才主编:李辉副主编:胡滨游宾刘玉萍

AME图书App(电子版)

图书下载方法:

1.先下载“AME图书”App。

2.在App里找到图书,试读。

3.购买需要AME货币——快币,在"AME科研时间"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