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抗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肺微生物失调的现象十分普遍,表现为细菌负荷增加和或微生物多样性丧失,肺微生物失调与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甲氧苄氨嘧啶-新诺明联合治疗可改善肺间质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多西环素可抑制金属蛋白酶,改善IPF患者症状。在其他慢性肺疾病中,抗菌疗法已证实可改善肺微生物群落。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IPF患者接受抗菌素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在美国35个临床中心开展,为随机,非盲临床研究,名40岁以上的IPF患者参与研究,其中人接受抗菌治疗,人仅接受常规治疗,抗菌药物包括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mg,磺胺甲恶唑mg,每日2次,叶酸5mg,n=)或多西环素(体重50kg以下患者,每日一次,每次mg,体重50kg以上患者,每日两次,每次mg,n=),常规护理组未给予安慰剂。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一次非选择性因呼吸系统症状住院或全因死亡。

患者平均年龄71岁,23.6%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平均随访13.1个月后,共发生例主要终点事件:抗菌治疗组52例(20.4例/患者随访年),常规护理组56例(18.4例/患者随访年),组间主要终点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校正HR:1.04)。预先指定的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vs多西环素)对主要终点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复方新诺明组校正HR为1.15vs多西环素组校正HR为0.82)。5%或以上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呼吸系统事件(抗菌治疗vs对照:16.5%vs10.0%)和感染(2.8%vs6.6%),特别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