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ISRD-ATS联合会议之 间质性肺病专场 年10月26日下午1点30分年ISRD-ATS联合会议之间质性肺病专场在医院18号楼举行。会议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洪群英副主任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间质性肺病专家齐聚一堂,给听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会议开始前首先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宋元林教授致辞,宋主任对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借此会议之际宣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间质性肺病亚专科正式成立,由洪群英主任医师担任亚专科主任,希望新兴的间质病亚专科能够科学设立发展目标,加强亚专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注重医教研协调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临床专科技术,为学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此次会议由学术报告和病例讨论两部分组成。首先进行的是学术报告环节,由上海医院呼吸科主任蒋捍东教授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智鸿副教授担任主持。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代华平教授,代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病工作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间质病学组组长,在间质性肺病领域有极高的造诣。代教授从两个临床病例引出今天讲座的主题“过敏性肺炎:一种被忽视的间质性肺炎”。代教授指出目前对过敏性肺炎的诊断还存在很多误区,并从过敏性肺炎的概念、病理特点、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预防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过敏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代教授最后总结道:过敏性肺炎是吸入抗原诱发的肺部免疫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亚急性和慢性多见,肺部高分辨CT(HRCT)上可出现小叶中心结节、斑片磨玻璃影、马赛克征;病理特征包括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和肉芽肿形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计数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40%;根据抗原暴露及与疾病的关系,结合肺部高分辨CT及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结果可协助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脱离或避免接触过敏原,并酌情加用激素。接下来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病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间质病学组副组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徐作军教授介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诊断进展。在今天的讲座中徐教授从IPF的历史回顾娓娓道来,向听众们介绍了IPF国际指南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大家分享了IPF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体会。徐教授指出年国际IPF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发布,在IPF临床诊治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HRCT、MDD和病理检查在IPF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IP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动态随访。第三位讲医院呼吸内科的蔡后荣教授,蔡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病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间质病学组副组长。他今天讲座的主题是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CTD-ILD),蔡教授指出CTD-ILD是ILD中重要的疾病病种,对于女性,50岁以下的ILD患者,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