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1日福建医院康复医学科将开设“心肺康复专科门诊”,专科门诊将由附一康复科心肺康复团队坐诊,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估、治疗、健康教育等诊疗,就诊当日即可完成患者心肺评估,制定适宜的心肺运动处方,并进行定期的随访评估等,旨在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门诊时间 每周一下午2点到5点 每周二上午8点到12点 (年11月11日起) 门诊地点 福建医院 门诊楼8楼康复科诊室 医院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茶中路20号 预约方式 1、本院住院患者可携带会诊单前往 诊室倪隽主任医师、吕兰主治医师进行会诊 2、门诊患者可通过我院多种预约方式进行预约。 网上预约流程:就诊服务→预约挂号→其他→心肺康复专科门诊→倪隽主任医师、吕兰主治医师。 科普一:为什么要进行心肺康复 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单纯着眼于急性期治疗往往无法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也对改善生存质量及促进社会回归收效有限。转变理念,深入认识“心肺康复”这一新兴治疗方式,着眼于基于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慢病管理将会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状态、提升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疾病的反复急性发作等,可降低疾病总的医疗费用,有着巨大的临床及社会意义。心肺康复可以分为肺康复与心脏康复。 科普二:什么是肺康复 肺康复是在详细的患者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基础上的一套多学科合作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锻炼、教育和行为改变。由运动锻炼、物理治疗、心理社会支持、营养支持、戒烟及康复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组成,运动锻炼是肺康复的核心。肺康复可以减少住院、提高运动能力、减少呼吸困难和腿部不适症状、提高肢体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和知识、增强协作性。 科普三:肺康复的适应人群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减容手术(术前术后)、肺癌、肺移植(术前术后)、肺动脉高压、囊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2.继发性呼吸障碍:脑卒中稳定期、脑外伤、脊髓损伤、肌病、神经-肌肉疾病、心功能不全、社会心理异常等继续呼吸功能障碍。 3.其它:气管切开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老年人。 只要存在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疾病影响呼吸功能时都可以进行肺康复。 科普四:肺康复常用的评估 进行肺康复之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作为制定肺康复方案的依据。包括全面的病史、胸部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超声评估,Powerbreath吸气肌肌力及耐力评估,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m步行试验、心肺运动试验),各种主观量表评估等。 膈肌超声评估 床边肺功能评估 Powerbreath评估吸气肌肌力与耐力 科普五:肺康复常用的治疗技术 常用治疗技术包括:体位管理、气道廓清技术、辅助咳嗽技术、放松训练、通气模式与呼吸策略促进技术、呼吸肌肌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膈肌起搏器、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心肺耐力训练(功率自行车、平板训练)等。 科普六: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一项完整的医学监督计划,涉及医学评估、监督下运动、改变心脏危险因素、患者教育和咨询等方面,旨在改善心脏病、心力衰竭、血管成形术或心脏手术病人的心血管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研究显示,适宜的心脏康复能够使总病死率降低20%,心血管病死率降低30%~35%,并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回归到社家庭和工作岗位。心脏康复计划在心脏事件后越早开始,越能提高健康生活质量指标,尽快帮助患者从疾病中走出,重回正常的生活。 科普七:心脏康复常用的 评估及治疗 运动疗法是综合性心血管疾病康复的主要干预措施,我们通过主管感受量化评定(心功能分级、自觉劳累程度分级RPE),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测试、联合心肺运动试验)等评估患者的心肺耐力情况,从而为患者制定运动处方。运动训练处方中的频率、强度、时间以及运动方式的选择对于保障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治疗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训练强度过高容易诱发危险;强度过低则又达不到训练目标。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耐力训练 福建医院 康复医学科简介 我医院中规模最大和设备最齐全的康复科室、医院建设唯一的康复学科;医院重点建设专科;福建省康复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唯一培养单位;国家级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唯一的VR康复治疗中心。年及年被共青团福建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青年文明号”,在全国各种大赛屡获佳绩。 科室现有床位29张,且为全院临床科室提供床边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形成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近年科室形成以专科为方向、专病为核心、专项技术为手段的特色康复。与神经内、外科等深入合作,共同建设福建省唯一的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 现代神经康复体系:形成以神经电生理、影像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准康复理念;以吞咽造影、感觉阈值、平衡和本体感觉、膀胱功能、电生理评估等为特色的康复评定;以VR+人工智能康复训练、肉毒毒素注射、非侵入性脑刺激、运动反馈、减重训练等为重点的康复治疗。 心肺康复体系:以肺癌围手术期及术后管理、COPD、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等为专病特色,以心肺运动试验、肺功能检查、膈肌彩超、运动疗法、气道廓清技术等为特色的评估与治疗。 疼痛康复及骨科康复体系:以运动损伤、关节置换术后、脊髓损伤、疼痛康复等专病特色,肌骨超声、冲击波、麦肯基疗法、关节松动术等为特色的治疗。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康复科 心肺康复团队介绍 福建医院康复科心肺康复团队共有7名成员,分别为倪隽主任医师,吕兰主治医师,薛欣源、晋刘智圣医师、杨家英、徐小莉、程晓平治疗师。心肺康复团队在科主任倪隽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已医院中率先开展常见心肺系统疾病如COPD、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肺癌围手术期、神经系统疾患等相关疾病心肺康复。心肺康复团队曾在墨尔本大学、医院康复科、医院康复科等国际国内一流的康复科进修心肺康复,临床经验丰富,能高质量完成心肺康复中的各项临床工作,多次受邀在国内外进行心肺康复学术交流,主办相关学术讲座。并与医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建立了科研与临床的交流与合作。 我科开展心肺康复评估技术包括:Powerbreath吸气肌肌力及耐力评估,床边胸部超声评估、床边肺功能检查、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m步行试验、心肺运动试验)、各种主观量表评估等,治疗技术包括:气道廓清技术、辅助咳嗽技术、通气模式与呼吸策略促进技术、powerbreath吸气肌训练、膈肌起搏器、排痰仪、等速肌力训练、功率自行车、平板训练等一系列国内先进的心肺康复评估及治疗技术。团队成员简介 倪隽博士 主任医师 福建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副主任 康复医学博士 墨尔本大学博士后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委员会常委 兼神经调控与康复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学组组长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副主委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副主委 年获江苏省临床前沿重点万基金资助 主编及参编专著7部(含十三五教材),发表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受聘多个SCI杂志及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擅长疾病领域:擅长重症康复、心肺疾病的康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偏瘫,截瘫患者的康复,尤其与吞咽障碍康复相关的气道管理;痉挛的控制,肉毒素注射;颈肩腰腿痛康复等。 吕兰主治医师 社会任职: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高压氧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领域: 从事福建医院康复科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在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方面有较多临床经验,擅长步态分析、肉毒素注射等技术,医院开展神经系统疾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疾病等相关心肺康复并取得良好成效。 杨家英物理治疗师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成人与儿童呼吸功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肺癌食管癌术前预康复及术后管理、心功能不全的评估与治疗、慢性心肺疾病的心肺耐力评估与训练。 徐小莉中级物理治疗师 曾赴四川大学医院进修学习心肺康复前移擅长领域:急危重症的早期心肺康复;胸心外科围手术期康复;心脏内科心衰康复等薛欣源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擅长吞咽障碍康复、神经康复、心肺康复等,熟练掌握吞咽造影、电子喉镜等吞咽障碍评定技术,熟悉各种不同病因吞咽障碍诊疗,擅长解决吞咽障碍相关的呼吸问题。 晋刘智圣医师 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擅长神经康复、心脏康复等,熟练掌握心脏康复、虚拟现实康复评估及治疗技术。程晓平物理治疗师 硕士研究生,福建医院康复科言语治疗师,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曾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全国康复治疗培训班、残疾人心理重建培训班。现主要从事言语、认知、心理、心肺等功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已发表论文4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