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CT报告中的肺结节GGO是什么东西到底

时间:2020-1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病因诊断之二:癌前病变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多数发生在上叶,可单发或多发。CT主要表现为纯毛玻璃密度影(GGO),通常病灶最大径≤0.5cm时,考虑为AAH(图7)。AAH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无实性成分,无毛刺、胸膜牵拉或血管汇集等征象,极个别案例发现大到1~2cm。

▲图7患者女性,54岁。AAH。薄截面CT扫描脉窗显示左上肺叶一个7mm纯毛玻璃结节。病理显示肺泡壁增厚,内衬可见单层的非典型立方样肺泡

原位腺癌(AIS)

新分类中的AIS,在CT上通常表现为最大径≤3cm的纯毛玻璃结节灶(图8)。病理上AIS为局限性,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鳞屑样生长,无间质、无血管或无胸膜浸润的小腺癌(≤3cm)。黏液AIS罕见,表现为一个单发实性结节。

▲图8A、B为某患者左肺上叶两幅连续的CT轴位图像,图B是随访6个月后。图A显示一非实性结节,包含几个微小泡沫样的实性密度;包括图B在内的其他层面都表现为非实结节。手术后病理证实为AIS。如果连续随访的CT图像显示病灶的实性密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则说明AISAB是浸润性的早期征兆

微浸润腺癌癌(MIA)

包括非黏液MIA和黏液MIA。非黏液MIA可能会出现一个小的固体成分,相应的区域间质浸润测量5mm,所以可表现为部分实性的GGN或一个纯的GGN(图9);黏液MIA更加少见,但主要以实性结节为CT表现。

▲图9患者女性,70岁。图A(轴向)及图B(通过右上肺叶冠状位)显示,主要表现为含有的固体成分中小于5mm的GGN。病理证实为MIA

浸润性腺癌

鳞片状伏壁增长模式为主的浸润性腺癌通常表现为固体或部分实性结节,很少案例表现为纯GGN(图10);浸润性腺癌其余的亚型在CT上通常呈现固体或固体为主的结节,预后要明显差于鳞片状伏壁增长模式的浸润性腺癌,尤其是固体型和微乳头型。

▲图10患者女性,70岁。表现为纯GGN的浸润性腺癌(鳞屑样生长为主)。图A~F为-年左下肺叶同一病变的CT轴位图像,病灶从最早的微薄的纯GGN逐年呈现大小和密度缓慢递增。最终手术切除证实为鳞屑样增长的浸润性腺癌

4、到底什么样的需要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答:以纯GGN表现为主,形态不规整,边界模糊,随访3个月内体积减小或消失,良性可能性大;GGN的数量与其良恶性评判无直接参考意义。对于持久性存在的GGN,主要参考其规模的大小与有无实性成分。相较于病变的大小,固体成分的含有是更重要的,纯GGO如果病灶内出现实体成分,即使病灶≤10mm,恶性程度增加,需要积极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整理与撰文l陈华林Rick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