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男性,26岁,湖南人,工程师 主因“游泳时突发胸闷、心悸、气促3小时”于-6-:00来急诊就诊。 现病史患者3小时前游泳时突发胸闷、心悸、气促,伴头晕、乏力、大汗、恶心,立即上岸休息后症状稍有缓解,无发热、咳嗽、剧烈胸痛等。 当晚来我院急诊,查体发现“心脏有杂音”,查血常规、心肌酶学、NT-proBNP均正常,心脏彩超示心内结构无异常,三尖瓣反流,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年年底体检时心脏无异常发现。无“慢性咳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初步诊断及处理急诊诊断“心悸气促查因”,予营养心肌输液等对症处理,症状未能缓解,次日收心血管内科进一步诊治。 入院体格检查T37.3℃P次/分R20次/分BP/58mmHg 发育正常,自主体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甲床及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 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P2>A2,P2亢进,心律齐,心率次/分,胸骨左缘及心尖部可闻收缩期4/6级吹风样杂音伴震颤,未闻奔马律及心包摩擦音,无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初步诊断心悸查因:心肌炎? 肺动脉高压?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鼻导管吸氧、β受体阻滞剂、营养心肌。 经过上述治疗后,21日气促加重(呼吸频率31次/分),伴胸痛,发热(T38.7℃),双肺可闻湿啰音。 血气分析(吸氧5L/min)PH7.,PCOmmHg,PO.7mmHg,HCO-mmol/LSaO.8%,BE-1.7mmol/L,氧合指数。 Question患者气促症状加重,出现发热,氧合指数,此时您会考虑哪些诊断,应对策略如何?----肺炎?不排除肺栓塞、肺梗死.予完善胸部CTA、UCG等检查。 6月21日胸部CT:两下肺间质性炎症,两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未见血栓 6月21日心脏彩超:心内结构未见异常,二尖瓣、三尖瓣反流,LVEF70% 诊疗经过舒普深和希舒美抗炎 仍高热,心悸、活动后气促加重。 6月22日血淀粉酶稍升高。 6月22日腹部CT:双下肺炎症及胸腔积液,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6月22日胸片:双下肺炎症,左侧少量胸积液 6月23日胸片:双下肺炎症较前进展,两侧胸腔积液 进一步检查痰培养二次:有各种口腔菌群生长(+) 胸水常规为漏出液 真菌-D葡聚糖检测(-),ppD(-),ADA(-),自身抗体检测(-),ANCA(-) PCT0.61ng/ml 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1:40(正常值≦1:40) Question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肺部病变考虑什么原因?治疗方案如何调整?诊疗经过6月23日上午全院会诊 心血管科、风湿科与感染科的倾向“重症肺炎”诊断。 呼吸内科否定主要诊断“重症肺炎”,认为主要是“左心衰并肺部感染”,应加强利尿、强心治疗。 6月23日下午调整抗菌素:泰能+拜复乐。 6月24日热退,体温37.2℃,但仍气促、心悸。 6月24日胸片:左室增大、心衰,两侧胸腔积液 6月24日床旁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左室顺应性下降,LVEF52% 诊疗经过经强心、利尿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但活动后仍气促。 复查BNP.1ug/L 6月24日下午请广州呼研所会诊,初步考虑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但不排除“风湿病继发肺间质性炎症”。 同日,我院风湿科会诊,认为风湿性疾病的依据不足。 继续抗炎、强心、利尿治疗,但气促症状无明显改善。 6月27日胸片:左室增大、心衰,两侧胸腔积液 6月30日门电路心血池显像:LVEF64%。 7月1日胸部CT:双下肺感染较前进展,双侧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诊疗经过7月4日请本院呼吸科会诊,诊断为“两肺肺炎” 7月4日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 7月6日心内科医师认为患者心功能已明显改善,但肺部病变加重且原因不明 当天转往广州呼研所 困惑患者就诊以来,先后做了以下检查: 3次心脏彩超:除发现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心脏结构无异常。 5次胸片:1次报告正常,2次双下肺炎且越来越加重,2次报告为心衰。 3次CT均报告肺炎。 谁对?谁错?回顾整个诊疗过程,您会作出何种判断?(未完待续) 北医三院急诊重症与低温管理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