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气之根治大病一定要顾护肾

时间:2023/12/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csjkc.com/m/

患者龙先生,73岁。主诉反复咳嗽、气喘十多年,加重一个月。患者十多年前出现咳喘症状,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多次因急性加重住院。20天前咳喘加重,喘闷不能平卧,头面及下肢水肿,腹胀满,医院予以抗感染、扩张气管、抗炎、纠正心衰及无创辅助通气,予以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水肿稍减,但余症无改善。

当时诊为咳嗽,咯黄白粘痰,不易咯出,气喘不能平卧,头身汗出如洗,口干不欲饮,眼睑水肿,下肢烂肿如泥,腹胀满,纳差,小便量少,大便少。舌绛紫、裂纹,少苔,脉细。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于是给以如下方药治疗:熟地、山萸肉、生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制附子、桂枝、麦冬、五味子、生白术、葶苈子、防己、椒目、大黄、水蛭、桃仁、益母草、干姜、炙甘草、党参等。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患者服完药后说水肿及腹胀均消,汗出明显减少,咳喘顿减,已可下床活动,下肢酸软无力,,二便调,舌脉同前。补肾纳气为主,方选破格救心汤合肾四味加减:

制附子、干姜、炙甘草、山萸肉、红参、磁石、五味子、生龙牡、葶苈子、茯苓、桃仁、益母草、枸杞子、麦冬、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等。又七付。患者服完后已可自行上卫生间,咳嗽,少量白痰,活动则气喘。后又在原方基础上调方又七付,服完后患者可外出散步,病情较稳定。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咳喘日久,属“肺胀”范畴,多虚实夹杂,实邪在于痰饮、痰热、瘀血、痰浊等,虚则在于肺、脾、肾。尤其本病后期,多以肾不纳气为主。补肾尤为关键。“大方复治、反激逆从”,是裘沛然先生对危重症、疑难病所提出的治法之一,不拘泥与常法。

“肾为气之根”,语出《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是指肾是人体一身之气的根本。从《类证治裁》原文所述来分析,“肾为气之根”是承“肺为气之主”而言,其后又说“肺主出气,肾主纳气”,结合上下文可知,“肾为气之根”是强调肾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由此可知,“肾为气之根”与“肾主纳气”是异语同义,即肾为一身之气的根本,具有摄纳呼吸之气,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故《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呼吸运动虽为肺脏所主,但亦与其他脏腑有关。人体呼吸运动的正常进行,依赖于肺气的宣降、肾气的摄纳,以及心气的推动、肝气的调畅。故《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肾(命门)为“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王肯堂《灵兰要览》),而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灵枢。经脉》),“肾上连肺”(《灵枢。本输》),故肾的封藏作用能摄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以使呼吸调匀,深长有力。正如《医碥》所说:“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肺居上焦而司呼吸,肾位下焦而主纳气,肺肾相合,吸纳相因,则呼吸深长,节律调匀。

  肾主纳气是以肾藏精为基础的,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的体现。故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肾有两枚,……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充足,则纳气正常,呼吸深长有力;若肾精不足,肾气亏虚,摄纳无力,则既不能摄纳由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又不能调节呼吸之深度,从而导致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气息不续等症。即如《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证治准绳》曰:“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奔,……乃气不归元也。”

“肾为气之根”理论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肾为气之根,故久咳、久喘多伤及于肾,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喘息“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证治准绳》亦云:“肺虚则少气而喘,若久病仍迁延不愈,由肺及肾,则肺肾俱虚。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根本不固,皆使气失摄纳,出多入少,逆气上奔而发喘。”所以,临床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气管炎、哮喘等病症,初期多从肺论治,日久不愈者,多从肾论治,采取补肾纳气平喘之法,常有良效。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