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柏会主任带您了解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康柏会主任介绍:“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7%,意味着在中国,约每4个老年人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这个比例在实际中甚至更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国家的慢阻肺患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与吸烟等因素有关。”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每年死亡近万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也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目前已成为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慢阻肺是“沉默”的杀手,在秋冬季节慢阻肺急性加重尤其高发,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食欲减退等症状。 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发生频繁,且频率节奏逐渐加快。据统计,中国慢阻肺患者过去1年平均发生2次急性加重,每年中位急性加重次数达到了3次。康主任介绍,慢阻肺急性加重实际上是慢阻肺最严重的一种状态,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是三大主要症状。一旦这三大症状加重,发生急性加重后,就需要额外治疗,千万不能拖。 急性加重负担沉重,规范药物治疗助力提升疾病管理。急性加重不仅易增加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风险,造成肺功能的不可逆损伤,也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康主任表示:“每一次急性加重都会损失一部分的肺功能,导致病情加重一分。比如,病人原来能够上四楼,现在只上三楼就气喘吁吁。最直接的危害,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需要住重症病房或ICU,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研究显示,每次中度急性加重后患者的肺功能都难以完全恢复,甚至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在急性加重8周后仍然处于受损状态。 除此之外,慢阻肺急性加重导致的住院已成为慢阻肺患者主要的医疗支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非常影响生活质量,但多数患者不会主动报告急性加重事件,进一步加重了我国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疾病负担。因此,识别急性加重的原因和风险、减少急性加重应作为慢阻肺管理的核心目标。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年9月5日成立,是县域第一个专业化的呼吸学科。现有专科医师7,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科室开放床位50张,其中呼吸重症监护病床8张;并配有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一氧化氮测定。开设呼吸专病门诊(肺炎、哮喘与咳嗽、慢阻肺、间质性肺病及戒烟)。对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断治疗规范、合理、科学。 科室宗旨:秉承西医为主体,中西结合为特色,创新与继承并举。 适应症:反复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肺间质纤维化。 采用中医技术:止咳平喘三联疗法、穴位贴敷、撳针、耳穴贴压、梅花平衡罐、铜砭刮痧、手指点穴、中药塌渍、中药口护等。 来源:医院宣传科:,。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让我们一起认识慢阻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