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孩子体弱多病,这8种行为最伤脾肺

时间:2023-3-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http://m.39.net/disease/a_6318031.html

最近这半个月,真的是焦头烂额。因为我家若兰宝贝生病了。先是拉肚子,折腾了好几天,刚刚好转,又着了凉,发烧又咳嗽。当妈的看着孩子生病难受,自然是一刻也不敢大意,细心照料。好不容易宝宝好起来了,自己却因为长时间的没有休息好,病倒了。这两天感觉好一些了,若兰宝贝就喊着要去邻居小姐姐婉彤家玩,结果婉彤也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原来婉彤也病了,婉彤妈妈说是积食了。看来最近真是一个“多事之夏”啊。

孩子“体弱多病”,都是“脾肺失养”惹的祸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们对孩子的照顾也更精心了。按理说,孩子们的身体应该更健壮了才对。可是,实际上现在的孩子似乎更“娇弱”了。医院,儿科都是“人满为患”,而主要病症基本上都是感冒、发烧、咳嗽、积食、拉肚子。

金代著名医家李杲(字东垣)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脾胃乃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尤生。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人以脾胃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等论述。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脾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主运化。脾是人的基础,是根基,脾的运化功能是将我们吃的食物转化成气血,转化成易于消化的物质,再运输至全身,供给正常运转所需能量。尤其是孩子,新陈代谢快,但是脾不够强健,抵抗力又不如成人,因此很容易脾虚积食。

我们常常脾胃联称,是因为我们饮食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胃、脾、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若脾虚,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脾的第二个功能是主升清。脾把消化的食物转化成气血,转化成营养物质之后,上输给心肺。脾的功能不好,向上托举气血的功能就不是很足,所以心肺得到气血濡养就非常少。孩子脾胃不好的话就容易出现肺部的疾病,比方说感冒、咳嗽、发烧等等。脾是“生痰之源”,脾虚痰多孩子就会反复咳嗽,所以调理脾胃至关重要。可以给孩子补充双低聚乳清,来增加肠道酸度,促进消化,提高肠道免疫力,同时增强脾脏动力,使湿气运化顺畅,不在体内积聚浊痰。

《黄帝内经》说:“肺者,气之本。”《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人的生存需要肺时刻不停地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中医学认为,胸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气之所以能够运行于全身,依赖肺气的推动作用。肺气还能贯注于心血管,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肺主一身之气。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宗气积聚于胸中,通过肺的作用,出入于咽喉以司呼吸,贯通心脉以行气血,并通过心脉周流全身,从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在肺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脏腑功能旺盛。若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气的生成和运行的异常,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不断进行着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这样,不但维系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沟通,同时也保证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若因各种原因导致肺的功能失常,则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

这些情况最伤孩子脾肺,家长一定要留意

1、吃的太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的好,就一定会发育的很好,给孩子大量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大鱼大肉、排骨汤、老母鸡等等。但却不知道孩子脾胃比较稚嫩,这些难以消化的高蛋白肉类物质,孩子的脾胃是不能全部消化吸收的,那就导致这些食物积留在孩子胃里,造成积食,长此以往,孩子脾胃背着重重的负担,脾胃运化功能慢慢减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虚了。

中医认为、人体小系统共通于天地大系统,五谷杂粮、萝卜白菜等,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脾胃对于它们更能运化自如,在与天地和谐一体中促进人体的自然生长。当然,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需要补充,但不可依赖这些,本末倒置就不好了,而且要了解这类食物容不容易消化,对于儿童稚嫩的脾胃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尽量避免。

2、追着喂饭

很多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每顿饭吃到他认为的量才行,孩子不想吃时,追着孩子喂饭,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其实孩子不想吃饭有多方面原因,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不控制、强迫孩子进食,让孩子自己感受饥饱,引导孩子学会选择进食的品种和进食量。如果强迫孩子吃饭,孩子即使吃下去也不受用,不仅不能很好的吸收,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3、虚时进补

当孩子生病初愈,很多家长认为病后一定要大补才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于是今天炖、明天煨,让孩子吃太多滋腻的东西。殊不知,中医认为虚不受补,孩子在病初愈之时身体很虚,此时脾胃功能很弱,如果这时大量进补,孩子不但不能吸收,还造成脾胃的伤害。

4、嗜食冷饮

盛夏烈日炎炎,吃些冷饮可使人暑热顿消,心爽气舒,同时有助于散失体热,对于防暑降温大有裨益。然而有的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吃冷饮的一再要求,让孩子一次吃冰棍4~5支,或喝汽水2~3瓶,仍然欲止而不忍。一整日食冰棍十数支乃至数十支的孩子大有人在;夏季以冷饮为主要食物而减少正常饮食的孩子,也屡见不鲜。这样做,只能是害了孩子。过凉的食物进入胃中,很快的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酸、消化因子的分泌,影响孩子的消化能力,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而孩子的脾胃是靠养的,经常受刺激,早晚脾胃会“罢工”。

过食冷饮,不仅伤脾胃也伤肺。过食冷饮的典型症状就是外头流鼻涕咳嗽、里面咳吐稀白色的痰。这是很典型的外受其寒,内受冷饮之伤,导致肺阴不足。

5、不爱喝水

夏天来了很多人都会觉得嘴唇干、鼻腔干,咽喉干,皮肤干。我们的肺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鼻腔、气管再到肺部,组成了气流通的道路。夏天容易出汗,使人体损失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在夏天更要多喝水,每天至少比其他季节多喝水毫升以上。以保持体内津液充足,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6、过度贪凉

中医有句话叫“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说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肺开窍于口和鼻,邪气又都从口鼻而入,所以最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小儿有一个特点,就是冷暖不知自调,又具有肺常不足,所以孩子的肺就更加娇嫩了。

天热了,很多家长就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周身被冷气包围,寒气由外而内沁入。空调的冷气对于孩子肺的损伤尤其严重。当空间的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冷空气直接与肺接触,它会造成胃部的血液变冷,让血液和各个肺泡里面的营养物质交换还有废料交换速率都变慢。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肺,关键就在于防止肺部受寒。

7、过度悲、忧

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长期忧愁悲伤郁积,以致患肺疾而终。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保护肺脏是极为重要的。

8、不良环境

肺为“清虚之脏”,但雾霾、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上下气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本文由原创首发于头条号,未经授权,不可转载,抄袭必究!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