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坐骨神经痛大部分并非坐骨神经本身出问题,而是源自于腰椎神经的问题。 椎间盘是位于两个脊椎骨之间的构造,由中间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所构成,内含丰富的水分,具有吸收及缓冲来自身体重量与压力的功用。当长时间弯腰工作或搬重物、运动伤害、曾发生过车祸者,容易造成腰荐椎椎间盘压力过大而往侧后方或后方突出。 腰荐椎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位置在第四、第五腰椎之间,及第五腰椎、第一荐椎之间。依突出及神经压迫的程度不同,会产生下背痛、下肢酸麻痛、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是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其中下肢后侧的酸麻痛,即为俗称的”坐骨神经痛”,但坐骨神经痛大部分并非坐骨神经本身出问题,而是源自于腰椎神经的问题。 一位二十一岁的大学生王同学,最近在课堂间趴在桌上休息的时候,常常会感受到右下肢后侧的酸痛感,有时甚至会被”酸”醒。起初王同学不以为意,以为是运动伤害,但症状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酸痛的范围越来越大,甚至右脚外侧也开始有麻的感觉。这些症状大多是发生在坐着和弯腰的时候,而站着、走路、躺着的时候会改善。他怀疑自己的症状是坐骨神经痛,医院就诊,接受肌电图及核磁共振检查后,证实为第五腰椎/第一荐椎的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压迫。 王同学碍于课业繁忙,起初每周仅能接受一到两次的物理治疗,下肢的疼痛虽有部分缓解,仍然没有完全康复。医师建议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及执行居家复健运动后,开始有了大幅的改善,至今已经半年了,即使正常运动也未再复发。 医院复健科主治医师林圣涵表示,若已进展到肌肉无力或萎缩,或括约肌控制异常的程度,建议寻求手术来协助;若症状仅限于下背痛或下肢的辐射痛,则可先尝试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生活习惯的改善、在家执行居家复健运动。药物治疗以消炎止痛药及肌肉松弛剂为主,可以降低被压迫的神经发炎程度及舒缓紧绷的肌肉;物理治疗如热疗、电疗、牵引也有同样的效果,而且较不会有药物的可能副作用。 林圣涵指出: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确实执行居家复健运动。而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也应注意的生活习惯: 1、捡地上的东西时,以蹲下取代弯腰; 2、工作或需长时间弯腰时考虑使用护腰; 3、提重物时尽量靠近身体; 4、坐姿宜使用有椅背支撑的坐椅; 5、久坐30分钟后就起身走动一下。 居家复健运动类似核心肌群训练的概念,因为加强核心肌群的肌力有助于脊椎承重;增加腹肌的肌力更可以有效地增加腹内压,使腰椎的伸展力矩增加,进而稳定腰椎,降低其负载。 一些常见的核心肌群训练如棒式及卷腹,都是很适合的运动,但这类运动容易因姿势不正确而受伤,建议需在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再开始执行;另外像游泳或水中的伸展运动也能改善下背痛。 来源:亚太新闻网 责编:子音 责校:丽侠 邮箱:ddhsw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