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医院心肺血管病科(原心内二内科)为一位肺栓塞的患者实施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准确诊断了肺栓塞,并明确了栓塞范围和程度,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治,且治疗效果良好。医院开展核素肺灌注显像,为肺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又一重要利器。心肺血管病科接诊了一位存在胸闷气短、咳嗽症状的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D二聚体升高,心电图出现SIQIIITIII、V1-3T波倒置的表现。超声提示右室大、重度肺动脉高压。我科杜波主任、宋兆峰主任组织肺动脉高压团队进行讨论,考虑患者存在肺栓塞。为明确病因,周庆华医师联合核医学科任道凌医师为患者实施核素肺灌注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检查过程:患者吸氧10分钟,取平卧位,注射药后,患者抱头常规取8体位(ANTPOSTLOALPORAORPOLLRL)。检查原理: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SPECT)为99mTc标记的大聚合人血清蛋白颗粒(99mTc-MAA)或99mTc标记的微球注入静脉后,随血液进入右心,经与血液充分混匀,进入肺内血管床。99mTc-MAA进入肺内血管床的量与该局部的血流灌注呈正比,用扫描机或γ照相机所摄得的99mTc-MAA在肺内的放射性分布影像,即为肺内血流灌注影像。该检查在肺血管、特别是在亚段及以下肺血管血流灌注病变的判断中存在重要的诊断价值。采集图像:核素肺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与CT融合成像目前临床诊断PE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是肺动脉增强CT(CTPA)、肺动脉造影等。与之相比,SPECT优点很多,第一,此项检查总体诊断准确性和CTPA相当,甚至更高。第二,此项检查有利于观察受检者心影、大血管、肺不张、肺大泡、肺间质病变、肺占位病变、炎性病变、结核及胸腔积液等的变化情况,使诊断更为准确、全面。第三,此项检查定位准确,对于肺部手术后或其他肺部病变导致肺体积、形态发生变化者更显著。第四,更为优越的是,该检查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放射线剂量,且不受造影剂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等限制,可替代肺动脉增强CT用于治疗后的影像复查及治疗效果判断,是众多患者诊断及复查的优选检查手段。目前该患者已好转出院,我们为该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复查、随访方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及方案非常满意。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的疾病,以往的治疗方法较少,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药的研发应用加速、新的临床治疗技术的应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结合外科手术、内科介入、靶向药物治疗,能使这部分患者得到治愈!我院自成立以周庆华医师为核心的CTEPH及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团队以来,已收治多位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使我们的治疗流程更规范,在杜波主任、宋兆峰主任的协调下,我院开展了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此项检查的开展为我院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使我们的诊治方案更加细化、规范和专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科室简介医院心肺血管病科位于第二住院部三楼,目前科室设置床位50张,CCU床位10张,共有医生14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1人,硕士生导师3人。科室除熟练开展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栓塞、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外,在心肺血管疾病的微创诊治方面具有专科特色,成功开展了介入诊疗技术,包括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造影及肺动脉球囊扩张、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等。心肺血管病科拥有强大的人才力量、精湛的医疗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杜波主任和宋兆峰主任的带领下努力践行“求是创新美好幸福”的新院景,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专家名片周庆华,男,医学硕士,山东省右心及肺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多年,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及心脏瓣膜病等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等心血管急危重症有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精通心脏超声检查操作,在泰安市率先开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在院期间,多次荣获”医院优秀中青年医师、优秀带教老师、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多项泰安市科研项目,多次获得泰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发表国内外论文多篇,参编及主编著作多部。 门诊时间:周六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