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让人们为绝症病人面对疾病的无力、无奈而感到悲愤,为救命药纳入医保感到高兴。然而,救命的药进了医保后,问题就真的解决了吗?老百姓真的能在医保内买到到药续命了吗? 错! 如果不是亲身亲历,打死我也不会相信:明明已经进了医保治疗肺纤维化的救命药,就因为没有进慢性病治疗名单,门诊不能报销,住院只给你开少得可怜的药,导致患者们在医保范围内买不到需要的药,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高价药续命。 我们想尽千方百计,陪同80岁的老父辗医院医院之间,期望能在医保范围内买到这种药,但是,门诊不能报销,医院根本都不进货,好不容易排队住院,做了各种昂贵无用的检查,出院的时候开了一盒药,仅够三天的用量。 最后,为了亲人的健康,我们耗不起,80岁的老人更是折腾不起,不得不在外边买高价药来治病、来救命。 这是多么魔幻的遭遇,多么神奇的医疗系统! 晴天霹雳:父亲得了间质性肺炎 医生诊断书 3月30日,医院,一开始以为是小感冒,大哥并没有通知在外地的我。4月15日,大哥发来诊断书,医生确诊,父亲得了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lungDisease,简称ILD)。 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病,查了各种资料后才知道,这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病,属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这种病网上是这样介绍的:“未经治疗的患者其自然病程平均2~4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治疗,生存期大概是2~4年。当然,如果及时治疗服药,再活10年20年也有可能。 网上各种资料很多,讲述很拗口专业用语比较多,我用自己的理解来简单讲述一下,不对的地方,请专业人士指正。 间质性肺炎就是肺器官中的间质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 什么是间质呢?肺间质包括结缔组织、淋巴管、神经纤维及血管,这些组织连结在一起,将新鲜的氧气溶解到血液中里。如果整个肺器官是一栋大楼,每一个房间是肺泡,则所有的墙和窗户就是间质。 肺间质是氧气进入血液前最后一道组织。如果有害物质随空气进入并通过鼻腔、气管过滤后,过滤不了的有害物质进入肺器官,就会附着在肺间质上,这个地方的细胞就受伤或者死亡结成了疤瘤,这些疤瘤不能工作,无法将氧气溶解到血液中,这个过程医学上叫肺间质纤维化。 当疤瘤越来越多,整个器官出现大规模纤维化后,患者就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警惕:普通人都是肺纤维化潜在患者 肺纤维化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俗话说病从口入,而呼吸道和肺病当然是病从“吸”入了。 有害吸入物进了肺器官都会对肺造成损伤,微小的损伤人可能感觉不出来,因为人静止时候只需要60%肺呼吸膜工作。 但是日积月累,损伤面积越来越大,当年老体弱的时候,呼吸系统的某次生病就会诱发出间质性肺炎出现纤维化。 有害吸入物有哪些呢?最主要的就是吸烟、雾霾、粉尘等吸入物。人吸入颗粒大浓度高的粉尘就会得尘肺病,吸入颗粒小浓度低的会得间质性肺炎。尘肺病更严重,发展更快,间质性肺炎稍微慢一点,损伤程度轻一点,但最终结果是相同的,都指向肺器官纤维化。 滤芯脏了坏了可以换 肺器官不能说换就换 肺器官就好比汽车的空调滤芯,过滤空气时有害物质留在滤芯上,有害物质多了,空滤就脏了、坏了不能用了,必须换,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汽车就必须定时更换空滤,才能保证空调正常工作。 但是人的肺只有一个,如果不注意保护的话,肺也会脏,也会坏,如果不能用了,最差的结果也是换肺。 人即便吃的一些有害的东西,还能排泄出去,但是吸入肺里,进去了就出不来。 由此看来,其实人的肺器官很娇贵的,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年轻时候不当回事,吸烟,雾霾天不带口罩,或者承担粉尘严重的工作,这些行为对肺都会有损伤,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纤维化了,目前没有药能将纤维化治疗复原,仅仅缓解阻止肺间质纤维化再进一步恶化。 我父亲不吸烟,他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吸了不少粉笔灰,加上有支气管炎,肯定对肺造成了损伤,我想这可能也是他得间质性肺炎的原因吧。 当然,你会说,为什么大多数老师都没有得这个病。 我认为,每个人的身体有差异,所处的环境有差异,或者没有一个触发性的时机,没有从量变导致质变为间质性肺炎,所以并不是每一位老师、吸烟者的肺病会被诱发出来。 但理论上,只要你吸入了有害物质,每一个人都有得这种病的可能性。 因此,在此特意提醒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戒烟,不吸二手烟,雾霾天一定要带口罩,远离有吸入粉尘环境,保护好我们唯一的远没有我们想象中强大的肺器官。 同时,也提醒老年人,一旦肺部和气管不舒服,要尽早去看病,越早发现,越能将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千万不要等到扛不住的时候再去看医生,有可能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了。比如我父亲,其实春节的时候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但因为一直有气管炎,没当一回事,自己买了点药吃,拖成了大病。医院,有可能早发展早治疗,或许不会诱发间质性肺炎。 希望出现:吡非尼酮已经纳入医保 吡非尼酮已经纳入国家医保乙类药 阻碍或者缓解肺器官的纤维化,有两种药,一种叫吡非尼酮,一种叫尼达尼布。吡非尼酮一个月药费元,一年将近9万元;尼达尼布一个月要元,一年要26.8万元,且必须长期服用,即便是相对便宜一点的吡非尼酮,对于工薪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两者有什么差别呢?专业人士介绍,吡非尼酮针对早中期患者有效,尼达尼布针对中晚期患者有效。 所幸,经过了解,吡非尼酮已经纳入国家医保乙类药。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父亲退休后每月退休工资三千多元,仅够基本生活,太贵的药根本无力承担。吡非尼酮已经纳入医保,即使需要自付部分,也比在外边买高价药强。 听到这个消息,父亲很是振奋。 当头棒喝:医院根本都没有药 多家医院都没有药 然而,现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肺炎严重地侵蚀了父亲的健康,精气神比以前差了很多,咳嗽很厉害,体重从65公斤下降到了50多公斤,身体异常消瘦,偶尔我像往常一样将手搭到父亲的肩背上,手掌所及全是骨头,心里一惊,父亲曾经厚实的肩膀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父亲的病情逐渐稳定,生活饮食基本正常。但是,原来的偶尔咳嗽成了经常性的咳嗽,走路稍微快一点就会感觉呼吸困难。 每天清晨,我都在父亲空洞的咳嗽声中醒来,他似乎要将心肝肺都要咳出来似的。这种咳嗽声不停地提醒我们,如果不吃抗纤维化的救命药,肺部纤维化得不到缓解或者遏制,将会越来越严重。 但奇怪的是,市医院的医生既然已经诊断了间质性肺炎,但从来没有开这种药,甚至提都没有给我们提起过。我们自己查资料得知这两种药的时候,马上就询问医生,能否给我们开吡非尼酮?医生的答复竟然是,医院没有这种药。 医院既然没有这种药,医院是否有这种药呢?我们又问了医院的朋友,得医院也没有这种药,有朋友回复说这种药是备案制的,网上没有标价格,领导审批很麻烦。 不了解什么叫备案制,已经进了医保的药审批为什么很麻烦?我们又医院药剂科的负责人,对方说,医院没有这种药,医院不可能采购这种药。 后来听说也许医院药剂科申请。为此我医院挂号,咨询一位在当地无论医术还是医德都很有名的大夫,看看能否想想办法。 大夫人很好,说话很实在,这医院。 我问,能否特别申请开点药呢? 大夫回答,不可能的,医院哪那么简单。 我又问,医院有这种药,但是只有住院才能报销,如果住院的话,一般住院能住多久,能开多少药呢? 大夫表示,具体情况医保有规定。像这种情况一般住院大概1周至2周,出院的时候也不会开多点药给你带走。 套路:住院只能开少许药带走 住院一天花了元 仅开了3天的药 想来想去,父医院试试。 挂上了5月14日下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某教授的号。等了难熬的一个礼拜,我和大哥陪着80岁的父亲前往长沙看病,舟车劳顿后终于见到了医生。 但是结果让我们大失所望。 第一,住院床位紧张;第二住院开药有限,教授告诉我们,出院的时候也只能开小量的药带走。她建议,如果我们着急的话,可以考虑自行购买尼达尼布。 我们决定试一下住院到底是什么情况,在住院部办理登记后,当天坐火车回岳阳家中等住院通知。 一周后终于等到了通知,我又陪着父亲坐火车来到省城。 办完住院手续后,管床大夫和主治大夫的一番对话让我们心里一凉。要先做检查,从唇腺、肝肾、心脏、风湿等做全面的排查,预计费用在1万多,出院的时候只能开几百元的药。为什么不能多开一点呢?医生答复有规定,只能开几百元的药。 父亲对自己的身体比较了解,他认为自己其他地方没什么问题,做这些检查没有意义,当时就不想住院了,我极力说服他既来之则安之,好好检查治疗。父亲勉强同意。 事情的变化第二天早上。我一大清早6点钟就去挂检查项目的号,回到病房后父亲说,昨晚邻床住进一个肺部感染病友,咳嗽一整晚,声音非常大,自己一晚没睡好,起床后觉得很疲惫,加上病房空气流通非常差,父亲担心自己刚刚稳定的病情再次被传染,他态度坚决要求出院。 只好结账出院,主治大夫仅开了一盒吡非尼酮。住院一天共花费将元,其中吡非尼酮药费元。 彻底死心:不得不买外边的高价药 在住院之前,看到父亲的咳嗽越来越频繁,让人揪心,这种咳嗽不是支气管炎的咳嗽,听得出是从肺部发出来的,空洞短促,病魔一天天在侵蚀父亲的身体。 从2月份开始生病到现在已经将近4个月了,治疗时间已经耽误了近4个月。我和大哥商量,先在外边买1个月吡非尼酮服用,下单以后,很快药就到了...... 出院后,父亲说,这样折腾受不了,这种医保没有任何意义,不但买不到续命的药,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经济负担,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是啊,80岁的老人身体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经过这次住院,我们终于彻底死心,不得不在外边购买高价药。 如果说一开始我们还充满希望和信心,到最后,只剩下一种深深被愚弄的感觉! 发现:不是个案是普遍现象 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不只是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多地的患者都遭遇到类似问题,媒体已经有所报道。 广东 《中山日报:“救命药”医院却没有》记者周映夏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