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肺疑难病例」可查看本文 疑难病例青年男性,发热、淋巴结肿大,病情反复发作,6年后因出现肺内弥漫性病变就诊呼吸科,这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 ——医院疑难病例讨论会case 病历摘要 王XX,M/28 因「活动后憋喘1年,加重3月」就诊 胸CT示弥漫囊性肺疾病 (DiffuseCysticLungDisease) 病史 第一阶段:/02~/08 发热+淋巴结肿大发热:Tmax40℃,每日1-2次热峰,激素或退热药有效;伴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发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脾大(B超证实)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9.4×/L↑,PLT×/L↑;生化:TP63.2g/L,ALB22.2g/L↓,GLB41g/L↑;肺部CT:双肺(-),纵隔淋巴结(-);病理(左侧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转归:半年左右体温降至正常,淋巴结肿大减轻 第二阶段:/05~/07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轻度咳嗽() 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05起) 活动后气短→静息时憋喘→夜间不能平卧 CT:「双肺间质性肺炎,肺气肿,肺大疱」 辅助检查(/07)胸部CT:双肺弥漫囊状病变 肺功能: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极重度) 血常规:PLT*/L↑;血生化:TP.1g/L↑,GLBg/L↑;IgG57.4g/L↑,IgEIU/ml↑ 其他病史 4年前出现龋齿,无口眼干;近1年体重下降10kg(52→42kg) 既往史:6岁时右侧中耳炎,5年前行手术治疗 个人史:吸烟10余年,20支/天 查体 消瘦,轮椅入室,RR24,轻度三凹征,无杵状指。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位于左腋下(1*2cm),无压痛。双肺(-),心腹(-),双下肢不肿。 思考 从呼吸科医生角度:双肺弥漫囊性病变,由小气道病引起,形成活瓣效应导致远端气道扩张。背后病因包括新生物:LAM,PLCH;遗传/先天;自身免疫,pSS;淋巴增殖性疾病或浆细胞病;肺间质病相关;吸烟 从内科医生角度:发热淋巴结肿大,病因复杂。感染:TB,HIV,病毒;自身免疫:pSS,SLE;药物;罕见病因:淋巴瘤、淀粉性变性、Castleman病、川崎病、Kimura病 该患者是否存在背后的病因导致淋巴结肿大和双肺弥漫囊性病变?如自身免疫病或淋巴增殖型疾病。 住院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PLT×/L↑,EOS0.13*/L↑;肝肾功能:TPg/L↑↑,Alb28g/L↓;IgG62.23g/L↑↑,IgA9.02g/L↑; 炎症:hsCRP42.81mg/L↑,ESRmm/h↑;IL-.1pg/ml↑,IL-pg/ml↑,TNF-α23.0pg/ml↑ 自身免疫:ANA(+)S1:80,抗ENA、ANCA、RF、C3、C4(-) 口腔科检查:不支持SS;眼科检查:考虑双干眼 过敏:T-IgEKU/L↑;大便找寄生虫:(-);吸入过敏原筛查(特异性IgE)(-) 血液系统检查 骨髓涂片: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比例稍高,形态正常;骨髓活检(-) 血/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尿轻链:均阴性 肺部HRCT(肺窗、纵隔窗):可见弥漫肺囊状病变,中间夹杂少量正常肺组织,病变以双下肺为重,上肺病变较轻。纵隔、腋窝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图1) 图1患者肺部HRCT(肺窗) 肺部增强CT(纵隔窗)(图2) 图2患者肺部增强CT(纵膈窗) 其他影像评价 腹盆增强CT:肝脾肿大、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 PET/CT:双侧颈部、纵隔、腋下及腹股沟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结节,大小约0.5-1.5cm,SUVmax1.7-2.7、双肺弥漫囊泡影,放射性摄取未见明显升高 功能评价 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障碍(极重度);FEV%,FVC33.3%,FEV1/FVC53.6%,TLC88%,DLCO18.5% 血气分析(RA):7.41/44/57/26.8 UCG:EF72%,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70mmHg 病理活检 09年左颈部淋巴结活检标本会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伴皮质区大量浆细胞浸润,结合免疫组化,符合Castleman病,浆细胞为主的混合型。CD20(灶+),CD(+),CD3(散在+),CD34(血管+),IgG(弱+),IgG4(个别细胞+) 我院淋巴结活检(右颈部淋巴结),符合Castleman病,浆细胞为主的混合型 诊断 Castleman病、多中心型、浆细胞为主的混合型 疾病简介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disease)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发病率:0.2/10,,美国每年新增病例 病理类型: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混合型 临床类型:单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表现为多组淋巴结或者多脏器受累。 临床症状:发热,多发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多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局限肿大,合并轻至中度双侧胸腔积液,以及肺实质:结节、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实变影肺实质病变。 辅助检查: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IL-6,ESR,CRP增高。 单中心型Castleman病*多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局限肿大,可手术治疗,预后好。 *「我院田医院年至年胸部castleman病」 图3多中心性castleman病肺实质受累 讨论 该患者肺无典型肺实质病变,纵隔淋巴结不大,和典型Castleman肺部病变不符合。 双肺弥漫囊性病变的原因? 双肺弥漫性囊性病变能否用Castleman病解释? 血IgE明显升高能否用Castleman病解释? 1.双肺弥漫囊性病变有哪些原因? 美国呼吸和危重症杂志综述总结,未包含Castleman病: 新生物:淋巴管肌瘤病(LAM)(双肺弥漫小结节,多见于中年女性),肺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上肺多发结节,继发空洞,形成囊),转移肿瘤 先天/遗传:Birt-Hogg-Dube综合征(有家族史、气胸、皮疹) 淋巴增殖疾病: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滤泡性细支气管炎,干燥综合征,淀粉样变,轻链沉积病; 感染:肺孢子菌,葡萄球菌,球孢子菌 肺间质病:过敏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双肺弥漫磨玻璃影合并囊状影) 吸烟相关:PLCH,DIP,肺气肿(无吸烟史) 其它:高IgE征 DCLD相似的疾病:肺气肿,a1抗胰蛋白酶缺乏 图4各类型双肺弥漫性囊性病变 2.双肺弥漫性囊性病变能否用Castleman病解释? 检索病历:我院田欣伦教授报道,34/M,多发淋巴结肿大11年,呼吸困难4个月,ESRmm/h,IgGg/l,CT: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肺部散在结节、实变影,上肺散在囊状病变,LIP样。(图5) 图5多中心性castleman病表现为肺内囊状影 美国胸科年会壁报病例:32/M,Dyspnea,weightlossandepisodesoffeversince7yearsago,Multiplepalpableaxillaryandcervicaladenopathy,SpO%,DLCO30%,CRP↑ESR↑,Polyclonalgammopathy.CHOP+bleomycin,withworseningofpulmonarylesions.Rituximabandetoposidewerealsotried,withoutclinicalresponse.Thepatientisunderpalliativecare.(图6、7、8) 图6、7、8多中心性castleman病表现为肺内弥漫囊状影 日文病例:CT:双肺多发薄壁囊状影和小叶中心结节。CT:多发纵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血生化:多克隆高免疫球蛋白,IL-6升高。病理发现细支气管及其周围间质可见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多克隆的浆细胞。 3.血IgE明显升高能否用Castleman病解释? 检索病历:M/65,面部皮损,多发外周淋巴结肿大,脾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IgGmg/dl↑,IgAmg/dl↑,IgE220U/ml↑。血嗜酸细胞:16%(/mm)↑。淋巴结病理:淋巴结滤泡间区浆细胞浸润,浆细胞IgE抗体染色(+)。皮肤活检:IgE阳性的浆细胞,嗜酸细胞浸润。 诊断 Castleman病(多中心型,浆细胞为主的混合型) 弥漫囊性肺疾病 I型呼吸衰竭 肺动脉高压 继发性高IgE血症 治疗经过 呼吸科对症治疗改善肺功能: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降低肺动脉压:西地那非 血液科治疗TCP方案:沙力度胺+环磷酰胺+泼尼松 肺移植?病例回顾: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时间跨度较大,发热、多发淋巴结肿大、高球蛋白血症、全身炎症反应、血IgE增高、弥漫囊性肺疾病。最后使用一元论Castleman病解释全貌。 思考: 罕见疾病,罕见表现。弥漫囊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应该包括MCD、MCD可能有严重/弥漫肺部受累 能否做得更好?早期诊断、密切监测疾病进展/靶器官损伤、及时治疗。 提问环节: 沈悌教授:Castleman不算罕见病,随着淋巴瘤发病率的升高,castleman病的发现率也升高,病人既往有多发淋巴结肿大(虽一次病理提示反应性增生),需要多次活检病理提高阳性率。 呼吸中心:文献是否提到Castleman可有纵膈淋巴结不肿大?回答:我院呼吸科病历有纵隔淋巴结不大,美国Poster没提到淋巴结大,日文文献未提及。该患者无法取肺病理,其他淋巴浆细胞疾病可导致DCLD,推测DCLD和Castleman病相关。 朱元珏教授:需放射、病理、临床、基础多科协作,可更早作出诊断。原发病未治疗,就算进行肺移植,移植肺也可能发生病变。 张抒扬教授:需明确罕见病的定义,目前有罕见病7多种,发病率在万分之0.75-0.5之间均为罕见病,目前中国尚无疾病发病率数据,需要加强研究。 *文中图片均来自讨论会展示ppt 汇报医师:医院呼吸内科彭敏 编辑:小干脆面 赞赏 人赞赏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