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昌市东湖区的徐先生于年3月发现肺部肿块,医院呼吸科行气管镜及痰检,找到了腺癌细胞,明确了诊断,患者害怕放化疗有副作用,太遭罪还不一定能延缓!所以跟家人商量后选择中医药保守治疗。 患者平时咳嗽咳痰比较多,有时甚至痰中带血,乏力气短,自发病以来身体日渐消瘦,医院兰智慧主任中医师用中药治疗一个多月后,咳嗽咳痰明显减少,乏力气短症状改善,这让他更加坚信中医药的效果,后定期在门诊接受中药治疗,至今已有一年半了,患者病情稳定,精神气色都不错,不但生活能自理,体重还增加了。 年3月30日 年3月19日 年3月19日胸部CT报告 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其中中医药治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全程,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很好地结合,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肺癌的发病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包括精神因素、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等。外因指外界致癌因素,它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刺激因子,比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密切。人口老龄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表现为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随着疾病筛查的普及,使得肺癌早期发现率大幅地提高。 中医主张扶正治癌,扶正法的目的在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抑制肿瘤的发展,缓解病情,甚至治愈肿瘤。以人为本,从整体出发,辨证辨病相结合,达到养正消积,人瘤共存的目的。《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损是引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医圣张景岳曰:“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因此治疗肺癌的时候应特别重视扶正补气,调理脾胃,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补土生金,补脾强肺,从而增强免疫力,遏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还有一些已证实有抗癌功效的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常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守宫、山慈菇、胆南星、半夏、猫爪草、莪术、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通过中医辨治可以改善肺癌患者乏力气短、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减轻因癌症或化疗引起的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痛苦,降低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因靶向药物引起的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是属于全身性的疾病,应该注重综合治疗与整体调护,除中医药辨证施治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中医认为肺癌患者要顺应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变化,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这是天时。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等,要注意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这是地利。心要静,气才能匀,气匀神才能聚,神聚精才能充盈,精充人就能长寿,这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可得长生久视。 2调畅情志 许多肺癌患者获知病情后出现情绪低落,顾虑、猜忌重重,甚至拒医拒药。中医认为情志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因此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要巧妙地采用语言疏导,让病人对自己的病有信心;对心理承受力较强的、乐观的病人就可以告知病人病情,告诉患者带瘤生存的道理,积极配合治疗。遣方用药时要注意尽量改善病人的自觉症状,可以选用些疏肝理气、解郁散结的药物,调畅情志。 3适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肺癌患者,可采用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方式。尤其是气功,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理论基础,以气为动力,在安静和放松的状态下,经过调身、调心、调息,进行自我调整和恢复。 4饮食调养以养生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肺癌患者要适当忌口,忌吃烧烤烟熏及肥甘厚味之品,应多食用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芦笋、西兰花、卷心菜、西红柿等。 生活比想象中的难,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防癌抗癌,中医确有良方奇效。 本期特邀医师 兰智慧 主任中医师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中医辨证论治,如急、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及肺心病、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炎、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等,在慢性疾病及不同体质的中医调治方面有丰富经验。 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医大师传承人才,江西省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第六批全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主持及参与国家、省级课题10余项,已发表2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 坐诊时间:周三、周六上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门诊) 周一上午(慢性咳嗽睡眠呼吸门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病科)简介 江医院肺病科于年由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创建,是国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拥有“洪广祥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江西省中医肺系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有医师15人,其中江西省名中医3人;博士5人,博士后1人;先后开发国家三类新药2个(蠲哮片、冬苑止咳颗粒),近年来获得各级课题资助共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 优势病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咳嗽 支气管哮喘 肺间质纤维化 联系
|